本报记者 朱秋霞
本报通讯员 俞镇
“身上没钱,一直睡在火车站附近有好几天了,看到你们这边有救助点,我行李都带着了,看能不能到你们那里住几天,我不要你们买票,我工资很快就到了。”今年6月19日是第11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民政部在浙江杭州设立主会场举办“开放日”活动,部分省市设立分会场以视频连线方式互动,镇江作为江苏唯一分会场参与全国层面的宣传展示。活动现场,62岁的王先生当场求助。
多年来,我市通过常态化街面巡查、多元化救助服务、科技赋能助寻亲等举措,兜牢流浪乞讨救助底线,助力走失人员回家。
齐抓共管,织密“保障网络”。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压实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责任的意见》等文件,“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救助管理工作格局日趋完善。公安、城管等行政机关主动引导、护送求助人员来站;卫健部门按照“先救治 后救助”的原则,为受助人员开通医疗“绿色通道”;铁路交通等部门为受助人员乘车提供便利,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履职尽责,共同推动我市救助管理工作安全有序开展。11年来,公安、城管等行政机关护送来站1207人次,定点医院提供医疗救治1764人次。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为求助人员织密织牢了保障网。
流浪乞讨人员流动性强,行踪不定,桥梁涵洞、废弃房屋、车站码头、地下通道往往是他们的栖身之所。市救助站强化四级救助网络建设,通过常态化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确保在特殊天气期间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通过联合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开展联合救助行动,在重大节日、极端天气等特殊节点,增强街面巡查力量,确保人员安全、社会安定;通过在火车站派人驻点、福彩销售点设置临时救助点、社区救助信息员以及由公交车、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为主体的志愿者拓展主动发现的触角,确保求助人员就近、及时得到帮助。
多元服务,提升“救助温度”。一张车票,一顿热饭,一句关心的话语……11年来,我市救助管理工作把“弱有所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救助对象的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依法为受助对象提供医疗救治、饮食住宿、购票返乡、寻亲服务等帮助。
2018年,镇江市救助管理站被确定为全省救助管理标准化试点单位,建立了“1+39”项标准,覆盖站内照料、寻亲服务、街面巡查等各个环节,构建了服务多元化、管理精细化,关爱人性化的救助标准化体系,为提升救助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2020年12月,镇江市救助管理站被评为江苏省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同期,民政部流浪乞讨救助工作管理标准体系研讨会在我市召开,镇江的经验做法得到民政部认可,并全国推广。此外,还不断优化站内受助对象饮食起居、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等照料服务措施,建立满意度跟踪表,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6%。
科技赋能,畅通“回家之路”。每个走失人员背后都有一个望眼欲穿的家庭,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回到亲人身边,一直是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市救助管理站总结多年寻亲经验,建立“扬帆馨港”寻亲工作室,通过“三个着力”,切实提高寻亲效率,让更多走失人员回归家庭。一方面,着力加强寻亲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扬帆馨港”寻亲工作室,让寻亲工作有阵地,叫得响;着力加强沟通问询、实地查找等人工甄别方法的运用。
同时,通过科技赋能,着力增强智慧寻亲手段的运用。通过公安机关人脸识别、DNA比对、“今日头条”疑似户籍地弹窗推送等智慧手段,11年来共帮助226名走失人员找到亲人,实现定点医院、托养机构的长期滞留人员动态清零。
为从源头上预防流浪乞讨行为的发生,市救助管理站还采取“帮扶+预防”的方式,建立“返乡人员信息库”和“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和属地共同做好动态管理服务。同时,对滞留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找到身份信息的长期滞留人员,按照工作程序,开展落户安置工作。11年来,为38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落户安置,纳入特困供养范围,进行兜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