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泠 冯新春)目前我市6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已实现全覆盖,每年馆均中医诊疗量1.5万人次,馆均中医药服务满意率95%以上。这是记者6月26日从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中医馆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得到的消息。近年来,我市基层中医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层中医馆逐步实现了从“有”向“优”发展的良好势头。
推进会会场设于丹阳市丹北镇后巷卫生院,这里的中医馆是今年全市4家参评五级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与评价项目的基层中医馆之一。近几年,后巷卫生院从成立中医科室、安排人员进修、引进新设备等方面入手,持续开展等级中医馆创建工作。2021年,该院创成四级中医馆,今年又向着五级中医馆努力迈进。后巷卫生院副院长冯云芳介绍,随着等级中医馆创建工作的推进,该院中医中药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居民接受度明显提高,中医馆的年均门诊量由1200人次上升至1500人次左右。
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殷猛介绍,近年来,我市结合基层中医馆实际情况,分批次、阶段性开展等级建设,目前已建成五级中医馆4个,有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4个,还有四级中医馆12个、三级中医馆34个。基层中医馆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的“明星科室”和群众家门口的“微型中医院”。
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管理处处长朱镇鹏表示,下一步,市卫健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中医馆建设,争取在“十四五”末,达到全市五级中医馆占比20%,四级中医馆占比30%,三级中医馆占比50%的目标,为基层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