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4日
第06版:绿色镇江

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关注生态

扬中市同德中学:绿色教育润物细无声

本报记者 单杉

“我们学校是包信和与施正荣院士的母校,他们都在从事绿色发展相关的研究,我们就以次为契机,开发了‘品读院士’系列校本课程,希望学生在以院士校友为傲的同时,也以他们为榜样,关注绿色生态发展,在心中种下绿色的种子。”谈及学校的绿色教育,扬中市同德中学副校长戴赟云经验十足。

用榜样的力量,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孩子关注绿色生态。戴赟云告诉记者,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还是要通过学科课程渗透和校本课程开发,抓好课堂主阵地。“我们坚持‘立足课堂、了解知识、增强意识、提高实效’,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负担、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

一方面,在国家课程中渗透绿色生态思想。学校对《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生物》《地理》等教材中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将零散的内容系统化,深入挖掘其育人价值,使学科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

戴赟云举了两个例子,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带领学生感悟文中渗透的物候知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美术课上,指导学生以“回收利用”“环保标识制作”等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提升学生环保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中将绿色生态理念落地生根。“我们会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杰出校友的研究领域。”戴赟云介绍说,学校会引导学生关心包信和院士从事的新型催化材料和能源清洁高效转化过程的研究、施正荣院士关注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此外,开发了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品读院士校本课程体系,围绕“走近院士”“院士品读”“院士与我”3个主题编印校本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态相关的院士及其研究领域,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观察、分析、思考能力。“在此过程中,融合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科学素养。”

在课程设计上“润物细无声”的同时,同德中学的校园环境也充分体现绿色生态文化。学校占地22678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271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5%以上。近年来,学校不断在教室外扩大花草树木的种植面积,丰富种植品类。教室内,各班也在开展自助绿化,让教室更赏心悦目。整个学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一片生机勃勃。

“环境无声地浸润的同时,也离不开有形的提醒。”戴赟云告诉记者,学校除了注重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还特别注重通过一些细小唤醒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比如,学校的宣传栏里会根据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契机张贴各类主题宣传画;学校食堂会张贴“光盘行动”“节约粮食”等标语,草坪处竖立有学生自制的环保提示牌,垃圾回收处设置分类垃圾箱并设置“垃圾分类益处多,保护环境靠你我”宣传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变成了生态文化教育的大展台。

近年来,学校绿色荣誉满满,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镇江市绿色学校”“镇江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镇江市文明校园”“镇江市平安校园”“镇江市级节水型学校”等荣誉。未来,同德中学将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探索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途径,落实双碳行动,把生态文明教育全面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让生态文明教育之花在院士母校绚丽绽放。

2023-06-14 扬中市同德中学:绿色教育润物细无声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55780.html 1 3 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关注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