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2日
第01版:头版

王陈斌:脱戎装换“农”装,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本报记者 朱浩

时下,一幅夏收画卷在丹徒区世业镇高峰村铺展。6月9日,种植大户王陈斌正忙着晾晒刚收割的1500余吨小麦。今年29岁的王陈斌黝黑瘦小,但干起农活来动作娴熟,俨然一副种庄稼的“老把式”。今年,他的小麦长势不错,实现了丰收。

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然而,王陈斌的“志”却在“乡村”。2018年9月,退伍回家的王陈斌放弃了蚌埠老家的体制内工作,来到世业洲投身豆麦种植事业,成为镇江耕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神农氏(镇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返乡5年多,这个“90后”年轻人的脸上已经褪去了青涩,多了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的自然。

扎根乡村回报“滴水之恩”

谈及从城市“转战”乡村,从“铁饭碗”到“望天收”,王陈斌充满深情。十多年前,父母带着他们兄弟二人从安徽老家来到世业洲,靠着承包农田种植大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没想到,2016年的一场暴雨导致家里300多亩小麦没能及时收割而发芽。“当时我在部队不能回家,非常着急,担心父母受不了打击。但让我感动的是,世业洲的农户得知情况主动减租,政府也协助将此事反映给部队,部队一次性给了3万元的救助金,减小了损失,帮家里渡过了难关。”

受过世业洲村民们的恩情,他退伍后果断放弃体制内的工作,揣着退伍一次性补助金,带着“新农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四新理念,在世业洲这片热土上开始探索试验。“我想蹚出一条新农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为了改变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模式,王陈斌像一颗种子一样扎进了土壤里。大豆种植对他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熟悉的是自己从小在田间长大,陌生的是该如何提高规模化种植效益、实现增产增收,他也不够熟悉。

他边干边学,成天扑在田里。创业初期,几乎每天凌晨3点半至早上8点、傍晚5点至晚上11点,他都黑白颠倒“泡”在农田里。为了让田间地头的管理更科学、更精确,他上网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哪里有关于农技的培训,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然而,创业第一年,他几乎亏光了所有的积蓄,让本不富裕的家庭又增添了一丝忧愁。

穷则思变!王陈斌意识到,想要真正做好农业,还是要系统地学习。“只有知识才能让种地更加科学,让农村发展得更好。”凭着军人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他迎难而上,考上了安徽农业大学。大学期间,王陈斌把农田里的问题带到学校,再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田间,理论加实践让他的农业知识视野更开阔、更系统。

通过多次实践,他掌握了丘陵地区农机具作业的缺陷,摸索出一套大豆高产管理技术和现代农机具改良经验,发明了一种“不挂壁的油瓶子”和“一种大豆种植机”,均获国家专利。“一般农户种植大豆的亩产量达150公斤已属于高产,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平均亩产量达到250公斤以上,属于特高产。”王陈斌自豪地说。

为了反哺当地农户,他把多年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周边农户和从事豆麦轮作的种植大户并提供大豆新品种,辐射带动世业洲1000余亩种植面积,为近20户的种植大户和散户每年带来增产10余万公斤、增收70余万元。

逐梦田野“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作为一名意气风发的世业洲新农人,王陈斌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去年,他申报了“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填补了我市规模化大豆油料种植方面的空白。

王陈斌团队研发的大豆品种适用于淮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区域,除本地经验传授外,他还经常去周边城市进行技术交流,将成熟的技术理念以点带面分享推广。今年3月份,王陈斌受邀给江苏头雁计划学员做了规模化粮油种植效益分析和经验分享,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农村。

如今的王陈斌已经从一名退伍军人成了一名“农业专家”。目前,他正跟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究新技术、大豆新品种、新农机等,即将大面积推广应用。“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些经验在全国自有基地和合作基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王陈斌还积极带动其他退役军人投身农业事业发展中,实现再就业。截至目前,镇江耕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已带动退役军人就业近30人,实现年收入人均15万元。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与魏巧交流时的讲话,让王陈斌非常振奋。“总书记的一番话,让我更加觉得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个大有可为的舞台。”今年,他扩大了10600余亩大豆种植面积,“我要带领更多的退役军人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用我们能吃苦、肯吃苦、能干事的决心,脚踏实地做好‘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2023-06-12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55442.html 1 3 王陈斌:脱戎装换“农”装,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