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尧华 林兰)“农户之间土地承包权如何高效转让?”“如何有效处理土地确权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怎样签订规范合同,保障农民承包土地权益?”日前,江苏大学法学院组织法学专家赴句容市后白镇,开展法治共建研讨交流,并就村党组织书记提出的热点法律问题把脉问诊,用法治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江大法学院党委书记朱玲萍告诉记者:“开展本次活动,是学院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一步,打通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今后,法学院还将通过‘法律诊所’国家一流实践课程、党团日活动、学生社会实践等方式,把精准法治服务送到乡村治理第一线。”
法学院院长李炳烁说,不久前,法学院与京口区象山街道联合打造“学院派”信访矛盾调解新模式,设立“名师流动调解工作室”和“调解雏鹰工作站”,实现“事心双解”。相关做法得到了市委书记马明龙的批示:“‘学院派’调解品牌的做法值得肯定,其思路做法可以推广借鉴。”
当天的交流会上,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法学院《行政法》主讲教师宫宝芝结合案例,解答了农村土地承包转让的相关问题。她建议,发挥好村委会作用,提供法律帮助,必要时可采用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结合的法律手段,实实在在地保障好村民的合法权益。
后白村党委书记李高林说:“这是我在农村工作30多年来第一次面对面与高校法学专家交流学习。后白村少部分被征地农民对于因户籍迁出而未能享受失地保障养老保险政策,意见较大。”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经济法学》主讲教师周爱春表示,一方面要探索通过其他保险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协助他们走法律的路径依法依规维权。
后白镇党委书记张明飞介绍,后白镇以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载体,以“一村一品”为特色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创建工作,目前已实现了“一村一律师、一村一顾问”的全覆盖。他希望能与江苏大学法学院共建“法治小院”,推动农村“法律明白人”向“法治行动人”转变,借助法治力量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