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边玉轩
本报记者 沈湘伟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边城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万伦这样说。近日,记者从边城监狱了解到,监狱党委始终把青年民警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远性、系统性、战略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架梯子“四轮驱动”,使青年民警在工作中接地气、长才气、养正气、增底气,努力锻造一支有信念、有能力、有激情、有担当的青年民警队伍,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青年民警培养路径。
搭建舞台为成长“引航”
边城监狱实施青年民警“铸魂”工程,用好“青年大学习”“青年学习社”“青年讲师团”等载体,借力“银发说”“中层谈”“青年讲”,引导青年民警扣好从警“第一粒扣子”,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提升青年民警政治理论素养,集中为青年民警“充电蓄能”。
边城监狱开展青年民警“能力大提升”工程,举办青年民警成长报告会、廉政论坛,引导广大年轻干部走上讲台,用“大白话”讲好自己的成长小故事,开展主题教育应知应会培训和测试,培养开口能讲、提笔能写、业务能办、问策能对、遇事能干的“五能干部”。成立监狱理论研究团队,细化提出60项选题,将个人月度考核得分和编发简讯报道相挂钩,全方位激发青年民警干事创业热情。
铺平道路为前行“护航”
边城监狱坚持政治建设标准和方向,严格落实青年民警谈心谈话机制,及时了解年轻民警思想动态,对各种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纠正。把稳德才兼备“方向盘”,按照“一年跟着干、两年单独干、三年成骨干”的成长定位目标,构建“1+3”的结对模式,为每名青年学徒选配政治师傅、业务师傅、生活师傅,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相结合、将“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相结合,帮助青年学徒民警尽快成长为监狱工作的行家里手、业务尖兵和基层骨干。
监狱强化全程监督考核机制,建立青年民警“成长档案”,定期开展《成长手册》检查,实施“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措施,在“以师带徒”工作交流会上组织实施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岗位实操的考核评比工作,为每位青年民警“补齐短板绘蓝图”。
压实担子为人才“助航”
边城监狱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坚决把德才兼备、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优秀青年干部选用起来,监狱现有警长岗位青年民警96人,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不断激发青年民警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工作热情。强化青年民警“推优入党”工作,鼓励青年民警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近三年来,边城监狱在青年民警中新发展党员9人,推选入党积极分子26人,为组织培养了后续力量。结合实际安排青年民警轮岗交流,推进多岗锻炼,让青年民警真正成为推动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后备军、生力军,持续为监狱事业注入“源头活水”。
架牢梯子为青春“续航”
边城监狱以“高举团旗跟党走、青春建功在一线”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青年突击队”建设,“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省司法厅专场、省局演讲比赛、警体运动会、消防技能比武都活跃着青春的身影,让青年民警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持续添加干事创业的“原动力”。
边城监狱把精准服务送到青年民警身边,聚焦青年思想困惑、成长成才等现实需求,深入细致做好思想疏导、情感引导、释疑解惑等服务保障工作,切实增强青年民警的获得感归属感。同时以“送法进校园,普法助成长”活动为契机,组织青年民警进学校,开设“普法小课堂”,受到师生和家长的欢迎。2023年1-5月,边城监狱共有6名青年民警荣获省厅级表彰,18名青年民警荣获省局表彰,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形象,持续为监狱事业改革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