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滕延福
近年来,丁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好村级组织书记“头雁”作用,将保护好、发展好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永葆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利用好信息化手段,不断强化数字赋能,让村居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搭上数字化、信息化的快车道,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高资产和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村集体成员参与感、获得感。
找准问题根源
推进村居“政经分开”试点
丁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后,为妥善解决城市社区运转经费不足、村集体资金“外溢”社区社会面治理,按照省、市和新区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要求,丁卯街道党工委坚持高位推动,以“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发展科学、分配有序”为基本原则,对社区居委会和股份合作社两个特殊法人重新进行功能定位,研究制定城市社区运转经费保障方案,持续推进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深走实,全面实现了“五个分开”,即组织功能分开、选民资格分开、人员管理分开、议事决策分开、资产财务分开。通过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进一步厘清集体资产权属,将社区居委会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分设,借助全市“三资”监管信息化平台和全省统一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集体“三资”处置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让村民对每一宗资产交易都了如指掌。
一方面,将村级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划分为3大类22项,其中隶属行政管理类、社会公益类的由社区居委会承担,隶属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类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承担,每项费用均相对明确支出标准,提高了村居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水平。另一方面,丁卯街道按照工资保障类、绩效考核类、行政管理类、社会公益类等,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和财政支出标准,每年安排约9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保障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正常运行,提升社区为民服务的资金保障。
落实民主公开
构建共享共治格局
丁卯街道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制改革完成后,村合作社一心一意搞经济发展,一门心思增加村集体收入。从2021年起,凤凰山村、潘宗村等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开始本着“力所能及、民主透明”的原则,按照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合作社定期召开理事会、监事会及全体股东代表会议,研究讨论年度财务收支预决算、收益分配、对外投资决策、村大学生奖励、困难群体补助发放等。更加广泛的民主公开,逐步激发了广大村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得人民群众对党基层组织的信任感、参与感与日俱增。
近年来,丁卯街道聚焦村居集体房屋资产出租、场地资源发包,以及小型工程发包等“三资”管理领域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于2017年在全区建成首家标准化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出台小额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经济合同合法性审查等系列规章制度,积极落实村居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应进必进”,大力推进阳光交易,不断强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管。得益于产权交易信息平台的公开透明、参与便捷,小到村集体门面房漏水维修,大到集体产权商业大楼招租,村民一目了然。
非现金结算
让村集体收支“全留痕”走进现实
作为镇江新区非现金结算首家试点单位,丁卯街道率先启动非现金结算试点,利用“银农直联”、网上银行等线上结算平台,让“干部少跑路、账务多跑腿”,通过与全市“三资”平台的融合互通,实现了村级资金的线上全过程监管。截至目前,丁卯街道在线结算业务已实现村居全覆盖,干部报酬、居民或农户各项补贴、补偿款及用工补贴、部分村民困难慰问支出等,均通过银行直接支付到个人账户,累计通过线上网络平台支付资金达1.2亿元。村会计在家里动动手指,每一笔款子的拨付进度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了“干部不经钱、会计不经钞”。街道农经、纪检等部门利用“三资”管理核算平台,实现了对村居收支的全方位、全过程实时监控,最大限度杜绝了虚假列支、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等潜在风险隐患,大大提升了村居基层治理效能。
发展好集体经济、保护好集体资产,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带动居民共同富裕,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重要保障,下一步,丁卯街道将继续强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打牢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基础,夯实村居集体经济“支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