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栾继业 本报通讯员 王丽青
10多年来,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抢抓国产大飞机计划实施、低空领域逐步开放等重大战略机遇,迅速高效地成长为全省唯一的航空航天特色产业省市联动发展试点地区。目前这里的优质项目加速集聚,应税销售年均增长达到了30%,C919国产大飞机40%以上的复合材料零部件都在这里制造完成。
前来采访的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们一下子就提起了兴趣。在园区的重点企业——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一架静卧于户外钢架大棚下的波音737飞机更是引人注目。几名学员正在机腹下跟随教员学习飞机液压系统的油滤拆装项目,《经济日报》记者魏永刚坐进机舱底部,跟教员学员聊起了天。
公司飞机维修学院的教员孙昊介绍,这架波音飞机是在2020年时花了1000多万元购进的,飞机从英国飞抵上海后,被拆解下发动机、起落架和机翼等,再运输到镇江后重新组装,如今已成为该公司培育学生的实训教具……
记者看到,无国界航空公司已建起飞行训练中心、机务维修实训中心、航空服务培训中心、无人机应用培训中心等七大中心和无国界青少年航空研学基地、航空教育小镇等科普实践阵地。在钣铆实训室内,来自徐州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在这里学习实操技能,在另一边的机舱各部位模拟舱内,学员们也在实训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飞建对企业能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资质很是自豪,他介绍说,“民航业是重要的战略产业,未来中国的民航客机将突破1万架次,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已实现无缝对接,无论是学校的学历教育,还是各种技能上岗证,通过我们,都可以大大降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实现人才的储备和供给”。
在园区的另一家龙头企业——菲舍尔航空部件(镇江)有限公司,国产大飞机的大部分内饰都在这里实现了国产化。飞机上的各种整流罩、天花板、地板、橱柜、行李厢等,菲舍尔都能轻松完成制造。菲舍尔公司董事长董文强告诉记者,企业近年来自主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已同时通过了空客、波音、庞巴迪、NADCAP、CNAS等认证的复材实验室,拥有全流程贯通的复材加工能力,还为国产C919大飞机、ARJ21支线客机、AG600水陆两栖飞机等生产提供重要零部件,将这些国之重器都贴上了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制造的标签。今年企业的产值预计不低于3亿元。
蓝天逐梦,唯有实干、担当和突破。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自2009年开始建设以来,已形成集航空科研、航空产业、航空教育和航空文化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突出打造国家级航空制造产业基地、航空“产学研用”转化基地和航空高级复合型人才培育基地,先后获评国家级航空产业(零部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航空运动飞行营地2个国家级品牌。园区还与航发集团、商飞、航空工业、航天科工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北航、南航、西工大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声名鹊起,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将继续把产业链做长、把集群做大,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书写镇江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