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泥叫叫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源于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镇江华山村特有民俗用品。据说当地老百姓吹了泥叫叫,就会吹走晦气,保佑一生平平安安,“太平泥叫叫”由此而得名。其造型古拙夸张,超越自然界的现实形体,体型虽小。集民间智慧、趣味、内涵于一体。
乱针绣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国时创立于丹阳,由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学家吕凤子先生结合中国刺绣与西方油画技艺创新而成。乱针绣以针为笔,以线当色,用绘画的语言表达主题思想,不仅要求作者能用针线来造型,还要能通过针线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制作时,一般要刺三层:第一层铺色;第二层做细,即定出整幅画上的基本色调,再刻画形象;第三层进行精细艺术加工,重点刺出线条、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呈现出高度和谐的光感。
宝堰双推车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古时宝堰坞村娶亲,迎接新娘、媒人和嫁妆时一个基本仪礼和运输方式。经过长期发展,这种古老的推车迎亲方式被人们加入幽默诙谐的动作,成为一种独特的传统舞蹈节目,由当地人在庙会和庆典中演出。表演内容为迎亲场景,迎亲过程中新郎拉车、新娘坐车、车夫推车,三人一组,俏皮风趣,其特征是“舞不离车,二车紧随”,演员舞步随锣鼓点,前后以串八字跑场,领唱合唱交替进行,节奏明快流畅,气氛欢快热烈。
丹阳九狮舞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初创于明代,是丹阳后巷东方村特有民间文艺活动,每逢庆典、庙会、新年等重大民俗节日,都可以看到九狮舞的风采。狮子是力量和意志的象征,“九”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吉祥数字,九人九狮共舞,别具一格。九狮舞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执彩球,九人舞狮,随着“咚锵咚锵咚咚锵”的锣鼓点,执球者口吹哨子,手挥彩球,进、退、盘、逗,引得狮子翻、滚、跳、跃,千姿百态。舞狮队形有狮子抱球、九连环、元宝舞、四角挽结、五瓣棉花桃心、乌龙摆尾六个场次,配以激越鼓点,节奏明快、气势澎湃。
扬州评话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可上溯到明末泰州说书艺人柳敬亭。清代前期,扬州评话在镇江流行。20世纪初,镇江依据水陆要冲优势,成为艺人常年演出大码头。特别是1929年江苏省会迁镇后,扬州评话艺人竞相来镇,多时近百人,城乡各主要书场,日夜两场,久演不衰。“扬州评话”表演形式简便,一般只要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块手帕、一把纸扇、一方醒木即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不用道具,演员站着即可表演。“扬州评话”以历史公案小说和民间流传的神怪、市井故事等传统书目为题材,也涉及创新书目,现代书目多数是根据社会热点和大众需要精心改编而成。
扬中河豚食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豚是江鲜中最具代表性的鱼类之一。四千多年前,我国就对河豚有所认识,战国时的《山海经》中也有对河豚的记载。扬中河豚因肉质鲜嫩肥美,独特的宰杀及烹饪工艺声名远扬。
扬中河豚烹饪,一是选种精巧,讲究时鲜;二是擅长烧焖,“大火烧开、小火焖透、猛火收汁”;三是追求原汁原味,突出“清”“鲜”特色;四是味兼南北,烹饪精湛。
扬中河豚文化经数百年发展,已演绎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形成鲜明特色,河豚宴也成为扬中江鲜菜的代表,是我国餐饮文化中的一大瑰宝。
华山庙会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说华山庙会源于张王庙,该庙建于南朝梁代,是为纪念因治水而殉职的张渤。
华山村共有五个庙会,分别是正月十五开门集,二月初八香会,三月十五农具集,七月十七农具集,十月十五关门集。各种传统民俗表演节目彩装上演,舞龙灯、荡船湖、打腰鼓、跳马灯等。古遗址中的古树、古井、古庙、古街,更让华山庙会散发出诱人的古朴魅力。
华山庙会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有着物流交易、走亲访友和文化娱乐等特征,是华山村每年约定俗成的民间信仰,是镇江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在传统风俗中具有重要影响。
《华山畿》和华山畿的传说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准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这是著名的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第一首。据《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载,南朝宋时南徐有一士人,从华山畿往云阳,恋一客舍中少女,无缘接近,忧郁而死。当柩车经女家门时,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感其至诚,奔出对棺而歌,棺应声而开,女遂纵身入内,乃将两人合葬。
华山畿传说发生在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流传分布于镇江东乡一带,华山村现仍存有“神女冢、玉女祠、奈何桥”等文化遗迹。该传说以诗歌、故事、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人民大众聪明才智,表现出极高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