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0日
第63版:情满镇江 共襄发展·名城篇

守护非遗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本报记者 笪伟

镇江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镇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镇江构建了国家、省、市、辖市(区)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全市拥有非遗项目国家级9项,省级39项,市级138项。

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一楼设立临时展厅,每年开设三到四个主题展。二楼设有“白蛇传传说”文化展示厅和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白蛇传展厅内放置各类与《白蛇传传说》相关的故事手稿、书籍、音像、邮票、火花、烟标、商标,以及全国各地省级以上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以《白蛇传传说》为主题的民间工艺品,同时还有与“白蛇传”故事相关的端午民俗物品和趣味十足的能够与观众体验互动的“水漫金山”折幕影厅。非遗厅内采用陈列展演等方式,辅以动漫、视频等,精心选择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进行展示。三楼是被誉为“中华第一库”的“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保存民间文艺著作近万册,数万份手稿和相当数量的声像资料。

白蛇传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距今一千多年历史。镇江是“白蛇传传说”的重要发源地。初唐时即萌芽了金山寺和尚降伏白蛇的原始传说。宋代时本地已流传白蛇传话本《雷峰塔》,明末戏曲家冯梦龙平话《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又把宋代镇江地名和景观写进话本情节中,如“五条巷、镇江渡口码头、金山寺”等。

“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文化遗产。作为口头文化遗产,流传在镇江地区的《白蛇传》故事有各种异文,一直为老百姓所津津乐道。镇江已成为《白蛇传》特定口头文化遗产的代码符号,“水漫金山”也成为一句非常流行的口头俗语。镇江“金山寺”“保和堂”“白龙洞”“法海洞”等地方风物遗迹,既是《白蛇传》故事中的重要佐证,也成为《白蛇传》故事印证在镇江的“可信物”。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酿醋原料的选取极其讲究,需用江浙鱼米之乡的优质糯米,再加入自制的特别麦曲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成米酒;然后采用“固态分层发酵”传统工艺,经20多天醋醅发酵成熟;最后加米色进行淋醋,生醋煎煮后在陶罐中长时间露天存放,终成“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的恒顺香醋。酿造技艺特别是关键的“固态分层发酵”传统工艺,是目前酿造行业里仍旧保留生产的少有的传统酿造工艺。它是依托多代恒顺人的智慧,不断总结、创造而成的绝妙酿造工艺,代表着我国酿醋技术的传统特色和最高水平。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亦称为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历史渊源最为久远且传承持续未断的一种弹拨乐器。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是中国古琴历史长河中最年轻的流派,也是当代最有活力的古琴流派。在长期传承实践中,梅庵琴派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点:一是在演奏上吟猱幅度大,重视技巧和节奏,强调音乐的旋律之美;二是融会贯通,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素材;三是讲究气势和神韵,在传达音韵节奏的同时,注重反映乐曲的精神。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个至纯至孝的年轻人,邂逅一位美丽善良的天仙,中国儒家传统的孝道伦理与世俗化的爱情完美结合,历经艰辛最终成就一段世代流传的美好姻缘。传说以民间口头文学形式,演绎出孝心感天、下凡结缘、织锦赎身、满工回家、天地同心、母爱子、子盼母等充满神奇色彩的诱人情节,数千年而不衰,具有鲜明的传奇性特征。丹阳延陵和丹徒槐荫村是《董永传说》的主要流传地之一,它歌颂了中华民族忠孝、纯朴、同情、善良等传统美德,对以玉帝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揭露和鞭挞,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纯朴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灯彩(秦淮灯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源于六朝时期,为句容秦淮河一带沿袭至今的传统灯彩制作习俗。灯彩的制作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多种制作材料和多种工艺技术,不仅汲取了纸扎、绘画、书法、剪纸、刺绣、皮影、编织等艺术之长,而且糅合了现代科技手段,将形、色、声、光、动等新元素融于一体。灯彩造型典雅、色彩明洁、内涵丰富,具有质朴纯美的乡土气息和浓厚鲜明的地方特征。

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最早文字载于晋代王嘉的《拾遗记》:“云阳出美酒”,早在1700年前三国时期,“云阳美酒”已闻名于世。1910年丹阳黄酒(百花酒)在首届南洋劝业会上获头等奖。丹阳封缸酒制作工序有十七道,酿酒必须放在特定地域环境,主要与水质和环境中的杂菌构成含量以及大米原料有关。主要流程有:糯米→蒸饭→淋饭→加药→拌饭→搭窝→来酿→封缸→榨酒→入坛→成品。当年开封的为普通酒,2-3年开封的为老陈酒,陈年黄酒颜色为琥珀色至褐红色,特点为“鲜、甜、醇、厚”。

扬中箫笛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今笛是由古时称为“横吹”的管乐发展而来,音域宽广,音色明亮,音质深厚,富有天籁之音。扬中箫笛在造型上,有一种流动的韵律感,加之笛身雕有精美的书法、绘画作品,并配上缠线、配饰等外在装饰,乐器显得非常精致。选材考究,有多个种类,制作工艺精湛,音位准确。扬中著名乐器制作师常敦明制作长3.14米、孔径4.9厘米的巨笛,最低音为C调,每秒振动97.999次,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3-05-20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51606.html 1 3 守护非遗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