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员薛白
一到镇江感觉特别的舒坦平静
镇江是个很有文化品位的城市,一到这里,感觉特别的舒坦、平静。小城市自有小城市优势,方便、灵活、人情味浓。人都是这样,小时候都想到大城市,到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去实现自身价值,过上理想生活,结果几十年回头看,原来理想生活就在出发的地方。
——摘编自2009年10月30日《京江晚报》
(记者 陆渭南)
著名作家、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
镇江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让我感动
镇江是一个自古以来就非常有名的地方,镇江的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得很好。在新的开发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方面做得非常好。“一眼看千年”,能看到过去那种老的文化层的保存,在新的建筑周围如何回溯历史。镇江博物馆把旧的英国领事馆和新博物馆结合,整旧如旧,新的开发如何和过去的风格相协调,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经验。“镇江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让我感动。”
——摘编自2012年11月2日《镇江日报》
(记者 花蕾)
著名民俗学专家、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
构建镇江“大爱城市”的品牌
白蛇传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属于国内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折射出宗教的、情感的、理性的价值观念,以及人与非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为白蛇传传说重要发源地之一,镇江因为白蛇传而被外界获知,完全是“非遗”价值的应有之义。同时,通过对白蛇传传说这样的不朽经典,进行文化传播和价值开发,可以打造镇江更响亮的城市名片。譬如开发有关白娘子的文化景点,从白娘子身上发掘“大爱精神”,构建镇江的“大爱城市”品牌。
——摘编自2012年11月15日《京江晚报》
(记者 梁和峰)
著名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余秋雨
个人非常喜欢镇江这座城市
镇江是一座有历史底蕴、生态环境和经济实力的城市。我个人非常喜欢镇江这座城市,来到这里,可以享受生态,重温历史,享受美食,这几年镇江的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印象非常好。
——摘编自2013年1月22日《镇江日报》
(记者 姜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恩林
“文宗”是镇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
镇江的《文心雕龙》《文选》《梦溪笔谈》的价值绝不亚于《史记》和《资治通鉴》。镇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可以用文宗阁的“文宗”两个字来形容。乾隆皇帝为文宗阁题的诗明确地表达了一个思想,因为这里是崇文之地、人文荟萃之地,所以文宗阁设在这里。
镇江的文献研究完全可以与旅游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镇江可以在文献文化、文宗文化,在古文献的开发这方面做文章,让人家一参观就能够了解到这三部书的内容,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化史的地位。
——摘编自2017年11月24日《镇江日报》
(记者 笪伟 滕建锋)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涛
镇江文化风格是“中西合璧,南北交融”
镇江的文化特征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一定得解决。我觉得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概括它,从空间上来讲是山行水势,风水宝地,镇江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从时间上来讲,中国历史上每个重大的历史时期都有镇江的作用,都有镇江人的影子,都有镇江文化的影响。
镇江的文化风格可概括成“中西合璧,南北交融”,从精神特质上来说,镇江文化、镇江人具备刚柔相济、外柔内刚的特点,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种品格的结合。“镇江来了很多名人,也出了很多名人。”
——摘编自2017年11月24日《镇江日报》 (记者 笪伟 滕建锋)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宏义
在镇江居住的名人非常多
历史上镇江的政治地位是很高的,一度高于南京。仅仅宋代,在镇江居住的名人非常多,除了沈括外,还有晚年居住在镇江的苏颂,唐宋八大家里的曾巩等,有大量的文化人不是镇江人,但他们在镇江终老,这个现象是很特殊的。
同时,作为一个旅游文化城市,历史宣传的基础在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对历史问题、对文化的定位,要向社会推介。
——摘编自2017年11月24日《镇江日报》
(记者 笪伟 滕建锋)
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兆言
西津渡是镇江文化的金字招牌
西津渡有很多东西可以写,特别是这一百年的历史。西津渡缠住了我,我现在迫切地想把它写出来。
——摘编自2014年10月18日《京江晚报》
(记者 马彦如)
西津渡是镇江文化的金字招牌,到镇江来,一定不能错过这个“一眼看千年”的地方。
镇江是座美丽的江南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山水和城市浑然一体,是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城市,交通便捷,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摘编自2019年12月24日《镇江日报》
(记者 孙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