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修飞 石小刚 马坚
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位于长江之滨的江西九江,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体,聚名气、灵气、秀气于一身,处处绿水青山、诗情画意。从古到今、从旧到新、从山到城、从江到湖、从绿到红……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九江文化旅游在探索中发展、在调整中提升。围绕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九江市积极谋划新布局、拓展新业态、建设新高地,一幅色彩斑斓的全域旅游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那么,九江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同处长江经济带、同样拥有出色山水资源的镇江来说,有什么启迪?如何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5月9日至5月12日,包括本报在内的2023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社长(总编)看九江暨“追浔季·采风行”活动在九江举行,近20家媒体的50余位社长(总编)、记者走进浔阳江景区、庐山市、武宁县,领略九江的文化底蕴、气质情怀,感悟“悠然庐山 魅力九江”的真正含义,感受长江经济带文旅发展的强劲脉搏。
文化为纸 铺就古城传奇
空中俯瞰,从“我自悠然”的匡庐奇秀到斜阳晚照的鄱湖渔歌,从文脉流转的浔阳江头到融景于城的绿地公园,从历史悠久的西汉古城到飞速发展的现代新城……九江一城好景如同一盘好棋,布局在赣北江南。
九江的美,在千古文人的吟唱挥毫里。
如果你在春天里来到九江,可以在山南飞瀑听一曲“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畅意欢歌,在千年古刹静思“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禅意哲思;漫步长江之滨看一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浪漫光影秀……
许多人认识九江,是从古典诗词开始的。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琵琶行》……历代文人骚客抒情写意,构建起诗文“大观园”。九江,在中国文学史上添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开资料显示,九江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22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369处;历代有1500余位诗人在这里赋诗作词1.6万余首,有21篇入选全国中小学教材;有博物馆、纪念馆25家,馆藏文物5.1万余件(套)。这是一代又一代九江人接续守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成果,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厚重家底。
202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九江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江”这两个字,又一次在大众视野中“刷屏”。
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九江同步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和老城区改造,将历史建筑、文化街区、景区景点有效串联,让历史建筑与老城人文更加相得益彰。同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化为链将景点串联,推出“山盟海誓”“诗书浔阳”“信步江湖”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并持续丰富沿线六要素业态产品,以点带面促进文旅发展。
为让文化元素更加亲民,该市创新呈现方式,推出“夸白九江”沉浸式本土文化演艺栏目和“乡约三部曲”文化惠民品牌活动,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2022年,该市开展送戏下乡近1200场次,直接惠及群众超44万人次;开展送电影下乡3万余场次。
项目为墨 书写时代篇章
岁月的长河静静流淌,赋予了九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造就了秀外慧中的山山水水。静谧悠然的景色,舒适怡人的气候,地道醇正的美食,田园风情的民宿……它们,正时刻准备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九江的美,在锐意进取的灼灼新意里。
在长江之畔,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这是一个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工程,按照“千年文化、串珠成链、创意重现”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滨水岸线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建成后将成为九江文旅新地标。
依山傍水,文化昌隆。在赓续传统文脉的同时,九江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以多产融合蓄足发展后劲,大项目、好项目在这里“开花”,文化自信在这里“发芽”。2022年,九江市新签约文旅项目45个,总投资410.45亿元,推进重大项目46个,实际完成投资92.34亿元。
九江茶市、中国·江豚湾(湖口)水生生物保护基地、彭泽县蔓谷田园综合体、修水县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文旅产业项目,既有传统古色,又有生态绿色,还有农旅新色,更有老区红色。
文化、商业、旅游有机融合,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近年来,该市以“全域能游、多业可游、畅享乐游”目标为牵引,通过建设智慧景区、建设民宿聚集区、创建旅游景区等工作,让“智慧+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深入人心。2022年,九江市举办或承办了5项省级以上重大活动,新增1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7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激发文旅发展活力。
数字为笔 讲述“光阴”的故事
与白乐天月下对酌,是何其快活?九江之美,还在科技加持的互动融合中。走进九江市琵琶亭景区,坐在木桌前,通过数字技术,就能与白居易月下对酌,同作琵琶诗、共赏琵琶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数字化是九江文旅的发展方向。从完善景区数字化设施设备,到丰富数字文化产品,再到搭建文化网络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将山水风光、文化特色和人文历史等资源要素整合起来,让“光阴的故事”有了更生动的讲述方式。
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水平、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的探索中,“九派文旅云”服务平台应运而生。这是一个集文化展示、数据分析、线上交互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目前已接入九江市1557家文化机构,注册用户超过1.5万人次。以此为载体,该市进一步整合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优质资源,建立9个线上文化专题数据库,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完成全景数字化建设,大大提升了文化整体价值和传播路径。
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应用,也让智慧全域旅游有了更多可能。九江持续深入探索“互联网+旅游”实践,自主开发“自在寻游”小程序文旅综合服务平台,聚焦该市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面向游客和经营主体提供官方服务,形成了集文旅大数据中心和文旅综合监管、服务、营销平台等多应用场景于一体的智慧文旅综合服务体系。
景区景点数据化、产品体系数字化、营销推广智能化,一部手机,畅游九江。以提升游客体验和服务质量为核心,数字化服务平台逐渐成了九江文旅的智慧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