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2日
第11版:芙蓉楼

吃茶去

□ 费永学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唐朝诗人元稹的这首宝塔诗读来饶有趣味。不仅写出了什么人爱茶,如何饮茶,茶可解乏醒酒外,还生动地道出了叶的芬芳,芽的娇嫩,茶沫如花。色彩也丰富:“白玉,红纱,黄蕊色”。而饮茶时,最好夜伴明月,晨对朝霞。看来,爱茶的元老先生已进入了茶神奇妙用之境界。

四大古典名著中,《水浒传》《西游记》多次描写到名茶,茶器,饮茶习俗,而《红楼梦》更是满纸茶香,曹雪芹大师细致、传神地写活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在古诗词中,茶文化的盛行从唐代开始,宋朝达到顶峰。

茶沐浴阳光雨露,汲取山间清流,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灵物。自魏晋以来,已经上至天子,下达百姓,成为一种极有价值的饮料而进入人们的生活。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文化如此博大精深,让人如何不钟情。最初对茶的喜爱,只因花果茶而起。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玫瑰花、茉莉花、菊花茶等是美容养颜不能错过的。果茶中红枣枸杞,雪梨桂圆等适宜养生。茶叶中红茶暖胃,我会选择冬天饮用;乌龙茶茶香馥郁,是功夫茶的最佳选择;黑茶那必须是要煮的,得有闲工夫。看古人煮雪烹茶颇有意境,去年大雪纷飞之际,取梅上雪煮茶,喝的是茶,愉悦的是心情。其实,平日里喝茶,最喜欢家乡的茅山长青茶,简单易冲泡,清新养眼。

透明玻璃杯中,扁平挺直的深绿色长青单芽在小半杯水的滋润下,慢慢舒展成碧绿柔嫩的芽苞,轻嗅,清香会蓬蓬地在鼻间弥漫,仿佛置身雨后的山林草木间。再次注入沸水冲泡,瞬间,翠绿的芽头根根直立杯中,如亭亭的芭蕾少女,在清澈明亮,碧绿如玉的水中轻舞摇曳,最后轻轻地站立于杯底,如新笋,赏心悦目。所谓“好茶”,依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重在其清,“香而不清,则凡品也”。浅浅地啜上一口,顿时,齿颊流芳,鲜爽清雅的滋味氤氲,让人回味。

“好山好水出好茶”,如此天地之灵物,得益于家乡江南小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句容城不仅三面环山,怀中拥湖,是秦淮河之源头,更是佛道两旺的奇妙圣地。既有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又有佛教“律宗第一名山”的宝华山。因山中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茶圣陆羽为研究茶曾经拜访过茅山,后写出了《茶经》。而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的乾隆皇帝,也由衷地慨叹“宝华深处秀,问路语吾曾。”

老子道德经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即讲究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而茶道符合道家法则,修身养性,使生命的节律与自然的运作合拍。如能置身山林间喝茶,确实是一种享受。闲暇之时,爱去茅山道祖老子脚下,喜客泉旁的道缘仙谷之地,那里颇为清幽。与三两好友共饮,听道音渺渺,看溪水潺潺,闻鸟语花香,品茶韵悠悠,无问西东。也特别爱去宝华山中,在晨钟暮鼓,经声佛号里,体味唐朝诗人卢仝《七碗茶诗》中,“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之一二的意境,也就心满意足了。这恐怕就是佛家茶道“禅茶一味”,清静无为,淡薄超脱的意境吧。

茶中有道,茶可得道。一壶茶,一本书,一缕阳光,一丝清风。掬一捧月光在壶中酝酿,抓一把山色泡在草木里,给自己煮一杯岁月的清茶,静心品茗那苦涩与甘甜,将浮华三千喝到水静无声,将所有的心事、愉悦、荣辱全部稳妥地安放。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2023-05-12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50155.html 1 3 吃茶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