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韦云华 袁军辉)4月13日至14日,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座谈会在丹阳市召开,会议围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主题,丹阳市、扬中市、南京建邺区等地交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功做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面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丹阳市瞄准“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创新机制、创享资源、创优品质”三大举措,积极探索县域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努力推动义务教育从“机会公平”向“质量公平”的新转变,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新跨越,实现让每一个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发展目标。
创新机制,更大力度实施系统性顶层设计。创新教育优先发展方式,出台《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镇区街道施策、部委办局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教育发展格局。创新教育资源供给模式,近三年丹阳全市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8160个,目前在建学校6所,其中包含省丹中和吕叔湘中学异地新建工程。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创成省级智慧校园。创新教育思想研究路径,成立本土五大教育家思想研究中心,通过举办全国教育家思想研讨论坛、组建本土教育家思想研究联盟、出版本土教育家研究系列丛书等方式,有效凝练丹阳教育精神。创新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成立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全市12个镇(区、街道)全部设立奖教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团队、校长和教师。
创享资源,更加精准推进一体化统筹发展。创享品牌学校优势,实现抱团发展,2020年开始,丹阳市义务教育学校以城区优质品牌学校领衔,组建覆盖所有农村学校的12个教育集团,每年开展城乡学校教师“共研共培”的活动2000多次,参与教师8万多人次,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帮扶共建、质量共优、特色共显”的目标。创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减负增效,常态化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充实、完善本土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采用“大数据管理”新模式,城乡学校均实现精准教学、精准作业、精准评价,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不断激发学习内驱力,三个案例入选江苏省“双减”工作典型案例集。创享师资管理经验,激发教育活力,从2019年起,丹阳市强力推进两轮“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坚持优惠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注重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创享优秀教师资源,优化师资配备,组建12个青年教师成长营,成立36个新教师工作室、51个名教师工作室,由28名在职省特级教师、省正高级教师、省教学名师以及105名镇江市学科带头人担任导师,学员覆盖所有农村学校、所有学科教师。依托“三领工程、南京大学附属丹阳中学、南师大优质基础教育建设基地”等合作项目,高水平搭建城乡教师共同成长平台。近三年,共有32人获得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创优品质,更高品位坚持内涵式整体提升。创优课堂实践,提升学习实效,凝练出“示径课堂”教学改革范式,结合城乡学校实际和学生个体差异,促进课堂教学实践不断优化。创优育人方式,满足个性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批建设16个未来学科中心,不断拓展实施劳动教育的场所和途径,开发科技类、体艺类等课程300余门,为学生提供“托管+”个性化定制服务。丹阳建立了全市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依托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优项目驱动,凸显办学品位,近三年,完成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省级立项36个,镇江市级立项54个,形成了“校校有项目、人人做项目”的良好局面。在区域层面,重点推进江苏省首批“幼小衔接实验区”建设,巩固江苏省首批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校建设成果,省丹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创优评价改革,指引科学发展,探索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特别关注学生肥胖率、近视率和心理健康等薄弱环节,保持教育初心,遵循育人规律,提升育人本领,聚力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奋力打造高品质活力教育的丹阳样态,努力绘就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