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栾兆杰
“麻烦把台账打开给我们看下。”“这批货是从哪里进来的?选择的哪个厂家?” 4月10日-11日,镇江市春季农资打假联合督查行动如期开展,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会同各市、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用“细查”“严打”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这场春季打假联合执法行动也吹响了今年我市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全年行动的响亮号角。
聚焦三重点,把好“安全”关卡
全年共巡查检查872次,出动执法人员3205人次,检查门店1859个次,抽检农资产品491批次,全市共立案查处15件,涉案金额3.084万元,结案13起……一个个数字记录着2022年我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成绩,也彰显了我市对农资打假的决心。
去年以来,我市重点突出城乡接合部、行政区域交界区、农资批发市场、集散地和“菜篮子”产品主产区、种养殖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围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品种;聚焦黑作坊黑窝点、经营门店、网络电商、面向用户直接兜售、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规模生产主体等重点环节;开展实查严打。
“就在4月11日的专项执法中,我们发现镇江高新区玉国蔬菜种苗服务部货物摆放凌乱,存在安全隐患,已现场责令整改,并责成高新区执法部门对其下达整改通知书。”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戎全虎介绍,在抓住重点环节的同时,联合执法还不断加大执法办案查处力度,坚持有案必查。
严把种子关,筑牢“稳粮”根基
4月10日,在句容市金原农化有限公司,农资仓库堆得满满当当。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仓库产品充足。特别是良种的供应,不但有优质供货渠道,也有良好售后服务,让农户们买得放心。
良种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根基。在我市常年开展的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中,种业监管历来是“重头戏”。
“根据省厅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我们认真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突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强化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按照目标任务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王正平说,目前,我市共有县级发证种子企业3家,检查覆盖率100%。主要农作物品种抽样涵盖在我市推广的所有品种。今年全市共抽取种子样品218个,室内三项质量检测全部合格。
着力强宣传,打造“守法”氛围
“您好,这是农资识假辨假及科学使用明白纸,按照上面的内容买种子、农药,可以买到放心的货物。”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说。日前,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丹阳市农业农村局在丹阳市陵口集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执法人员和农技人员向农民朋友普及了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引导农民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农资产品。
从不会挑到会挑选,从买便宜到买正规。一次次放心农资下乡的背后,引导着农资购销两端守法氛围的日益浓厚。
今年以来,全市“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和科技人员400多人次,发放法律书籍、农业知识宣传手册、明白纸等宣传资料共计0.6万份,营造出安全生产、放心使用农资的良好氛围。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的合作联动,加大监管力度,聚焦农资市场突出问题,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持续加大对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突出对标签不规范、台账不健全、备案不及时、违规使用农机、使用禁用农药、超范围使用限用农药等重点问题实施长效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刘和平表示,在强化监管执法的同时,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还将继续加强对农资经营者、农业执法人员对农业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对农民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指导,采取“边检查边宣传”的方式,增强农资经营者规范经营的法律意识,提升农民对假冒伪劣农资的辨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