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6日
第01版:头版

我市打造多元化思政教育阵地

打破职工成长“天花板”做好思想“领路人”

本报记者 朱浩 本报通讯员 范翊

近年来,市总工会坚定扛起“工会使命”,打造多元化思政教育阵地,在职工思想引领中走在前、做表率,系列举措亮点纷呈。越来越多的劳模工匠、产业工人借助工会思政教育的舞台,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和飞跃。

今年,职工思政教育工作被确定为市总工会“书记项目”,“匠心研创”思政品牌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以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模沈春雷为原型的微电影《匠者》预计“五一”首映;市总工会依托职工学校创建的“镇江市职工思政研创中心”即将成立,全市职工思政工作孵化体系逐步呈现崭新面貌。

建强团队,“劳模工匠”唱主角

日前,参加全国两会归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林田中为国资系统100多名年轻职工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传达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思政课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爱党爱国情怀,社会反响热烈。

林田中是一线产业工人的优秀典型,被市总工会聘为“镇工慧”思政宣讲团成员。在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中,林田中频频亮相。

去年,市总工会把“工会要说的”同“职工想听的”结合起来,改进“镇工慧”思政宣讲团,让劳模工匠唱主角。105位成员中有全国劳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赵亚夫这样的“明星”,也有门机驾驶“达人”唐义朝这样的年轻优秀产业工人代表,还有省交通技师学院车辆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毕胜强这样既有江苏工匠身份、又是学生思政教育者的“复合型讲师”。劳模工匠走进企业,将理论与现实打通,通过自身的故事产生“润物无声”的力量。

在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等阵地中,市总工会挑选了建在工厂车间等劳动现场的工作室,将其打造成职工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18家各具特色的职工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室、6家职工思政教育基地,拓宽了职工思政教育渠道。去年共接待职工近3万人次。

立体擘画,创新“六维体系”

“实现镇江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产业工人队伍要拧成一股绳,发挥主力军作用,这势必要求工会做好做实做活职工思政教育工作。”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高国成说。

去年,市总工会立体擘画,构建了完善职工思政教育的“六维体系”。从团队组建、智库打造、课程开发、实践创新、思政宣传、制度保障六个维度入手,构建有深度、重理论、便实操的新模式。

在组建“镇工慧”思政宣讲团过程中,我市初步搭建包含80个课题、企业思政工作优秀案例等在内的智库,而创新课程成为突破的关键。市总工会原创开发“思政5W”课程,深度剖析思维和行为的关系,以激发职工潜能,成为“六维体系”的“点睛之笔”。

市总工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好工会宣传教育阵地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精准结合,推动全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系列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工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被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官网报道;推出“互联网+思政”模式,在“镇工惠”职工网上服务平台发布劳动先锋课堂76个,“网聚职工正能量——思政趣答题”专栏32期,平均每期点击量4万;举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问答3期,14万人次参与;“工会微电台”播出习近平讲党史故事有声节目22期,播放量7.4万……据统计,去年,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宣讲活动203场次,线上线下参与职工10万余人次。

今年,市总工会创新举办“思政沙龙月月谈”,每月一主题,职工共同研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制作发布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微视频,发出响亮的工会声音。

强化保障,出台政策“压阵”

“推进思政教育常教常新,需要研究和探索新时期职工思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拓展完善制度保障,推进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面对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命题,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二级巡视员胡云霞给出答案。

作为劳模工匠“唱主角”活动的升级版,在市总工会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市各行各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充分发挥 “传帮带”作用,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效传递,把榜样力量转化为职工群众的生动实践。同时,健全工作联动机制,做到阵地联建、活动联办、工作联动,努力搞好“大合唱”,将活动成果转化为工会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市总工会将职工思政纳入荣誉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教育培训、技能认定等开拓个人成长通道,增强职工岗位认同感、职业荣誉感、企业归属感,也传递新时代产业工人以价值力量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2023-04-06 我市打造多元化思政教育阵地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44060.html 1 3 打破职工成长“天花板”做好思想“领路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