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托育蕴含“大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命名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的通知,决定命名河北省石家庄市等33个城市(区)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这些示范城市有哪些好的做法?将为家庭解决哪些问题?
“示范城市创建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方便可及的普惠托育,更好地满足广大婴幼儿家庭的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表示,这一举措也有助于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补齐当前公共服务中“幼有所育”的短板弱项,把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托育服务工作做实做好。
近年来,我国先后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的通知》《关于做好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示范城市创建范围、内容、管理办法、创建标准和工作要求等。
山东省16市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省发展改革委安排预算内资金1600万元,带动济南等6市筹集资金9000多万元,投入到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将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纳入市县以奖代补绩效考评……多地多措并举调动城市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为示范城市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据介绍,该创建活动以设区的市(地、州、盟)、直辖市的区(县)为单位开展,每2年为一个周期。
各地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形成了不少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
济宁市形成以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为主体,多部门、多单位参与的“1+2+N”工作推进机制;柳州市将发展普惠托育及千人口托位数纳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及部门绩效考核指标……33个示范城市(区)把发展普惠托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针对当前托育机构成本居高不下、普惠托位供给不足等难点,记者了解到,示范城市在土地规划、财政补贴、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衡水市对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家庭实行免费入托,对第一个、第二个婴幼儿入托的家庭每月补助300元;温州市参照当地幼儿园生均补助公用经费标准,按托大班1.2倍、托小班1.5倍、乳儿班2倍给予补助……示范城市拿出“真金白银”支持配套措施,有效解决广大婴幼儿家庭的“急难愁盼”。
在推动托育服务多元发展方面,杨文庄介绍,示范城市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工作基础和群众送托需求,着力提高普惠托位占比,发展社区托育、用人单位托育、家庭托育、幼儿园托班等多种形式,推动医育结合、智慧托育等新业态。
宁波、郑州、广州等市明确要求,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应建尽建托育机构;成都市依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国有闲置资产,建设群众身边的托育园所;上海市黄浦、奉贤、浦东等区探索配置社区“宝宝屋”,提供临时托、计时托,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这些做法深受群众欢迎。
3岁以下婴幼儿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幼有善育事关千家万户福祉。据介绍,杭州等多个城市搭建托育管理云平台,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托育服务实施常态监测;济南等市成立行业协会,主动加强行业自律。杨文庄说,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托育服务“朝阳”行业规范发展,让广大送托家庭放心、安心。
当前,托育服务以社会力量投资为主,收费水平超出绝大多数家庭的可负担能力,不少地方的托位空置率也比较高。对此,杨文庄表示,各有关方面要加大对各类托育机构的支持力度,帮助托育机构把运营成本降下来、把收托价格降下来,让有需要的婴幼儿家庭送得起、用得上。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会同全国总工会持续开展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创建活动,鼓励支持各地开展示范县区、示范社区、示范机构和示范单位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托育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