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7日
第01版:头版

财政助力,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单杉 本报通讯员 刘子钦

三月,春刚复,万物苏,广袤的乡村大地焕发着勃勃生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随着我市财政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加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扶持创新,激活农业高质高效

“没有财政局和农业农村局的支持,兴港农业不可能发展成如今的规模。”江苏新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内,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番茄长势喜人。新港农业办公室负责人陈向男坦言,无论是公司硬件方面的升级,还是科技创新方面的软实力提升,财政局和农业农村局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她指着棚外的分拣中心和检测中心告诉记者,这两个中心就是财政扶持建成的。分拣中心大大提升了公司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能力,检测中心的建成大幅提升了快检能力,两大中心进一步保障了新港农业售出的果蔬品质。

除了两大中心,棚内无土种植的番茄更是“吸睛”。与传统的番茄田不同,这里的番茄不是种在土里,而是“挂在天上”,番茄通过“输液管道”吸收养分。51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里,红红绿绿的番茄在绿叶间若隐若现,场面甚是壮观。

“这就是现代农业。”同行的市农业农村局种植处处长王传友感叹说,政策扶持让企业有了不断创新的底气,作为“菜篮子工程”企业之一,新港农业每年将超千吨的绿色、无公害蔬菜送到市民餐桌上,保障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和品质。

兴港农业是财政扶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处处长王国银告诉记者,近年来,市财政积极支持乡村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2022年,市级预算安排乡村产业发展项目扶持专项资金2320万元,突出支持“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等。

财政给力,加速农村提档升级

位于丹徒区的朱广清蔬菜种植基地,样貌和前几年大不相同。就拿路来说,前些年还是砂石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现在硬质水泥路直通田间地头。“之前是土路,车子都难开进来,现在好了,车子进出方便多了。”看着基地蒸蒸日上,朱广清眉眼间满是笑意,“大棚建设、道路提升、种植扶持,财政和农业农村局对我们的扶持力度很大,现在种菜更有劲儿了!”随着种菜积极性不断提高,未来朱广清想种出更高质量的绿色蔬菜,让市民能吃到更多绿色健康的地产蔬菜。

同样感受到农村越来越美的,还有侯玉兰。“刚回来搞种植基地的时候,周围环境很差,现在变化太大了。”十年前,嫁到南京的侯玉兰回到家乡句容,搞起了蔬菜种植基地,回忆起十年前的村容村貌,她记忆犹新。十年来,她深刻觉得路越来越宽了,路灯越来越亮了,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市着眼长效,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2年市级预算安排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资金500万元。市级配套安排农村户厕改造补助120万元,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安排市级资金2907万元,争取省以上资金2339万元,支持长江镇扬河段应急护岸等重点水利工程,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市级资金4598万元,争取省以上资金2227万元,支持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

一串串数字,体现了我市提升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的决心。去年,我市还出台了《镇江市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奖补资金使用管理意见》,2022年至2026年每年安排1200万元,对上年度建成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实行“以奖代补”。同时安排市级专项资金2700万元,规划建设不少于60公里农村公路,全部聚焦规划发展村庄和重要经济节点。

政策暖心,带着农民走向共富

“政府经常会举行培训班,请专家带我们上课,或者带我们去先进的基地实地学习。”近日,句容市黄梅街道石狮村村委会举行了一场蔬菜瓜果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示范的培训讲座,参与培训的农户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府经常组织此类培训,大家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学习到很多先进的种植知识和技能。

除了免费培训班,我市还通过科技兴菜、“1+1+N”等一系列政策,授民以渔,将“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落在了实处。

市农科院行香基地的大棚里,包菜、西蓝花、羽衣甘蓝等育苗品种等都在有序生长中。“我们不断选育新品种,然后将新品种以及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周边农户,让大家都能种出高品质的蔬菜。”镇江农科所蔬菜花卉研究室负责人张振超表示,新品种的产量、口感、抗病性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农户种上了新品种,产量和品质上去了,收入自然也增加了。

王国银告诉记者,市财政局2023年重点工作已全面动员部署,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海要求大家坚持节用裕民,千方百计促发展、惠民生,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真正体现夯实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未来,我市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大力发展茶、果、花和江鲜等特色产业,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农业功能拓展、产城融合等,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同时,通过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让农民的口袋和脑袋都越来越“富”。

2023-03-17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40595.html 1 3 财政助力,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