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9日
第06版:教育

培养坚定“四个自信”的强国少年

唐守伦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也对青少年茁壮成长提出了更加美好的期望。

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继承者,他们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对于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来说,就要勇于担当作为,肩负起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的重任。要让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到,“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是社会发展不断累积来的理论经验,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从而引导青少年坚定“四个自信”,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不仅关乎自身成长,也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主要由网络塑造,好奇心强但辨别力弱。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青少年的认知特点,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推动思政课改革,及时更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既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青少年具有民族自信和国际视野。同时,积极引进和运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挖掘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使思政课堂教学活起来,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从小培植青少年的“四个自信”,通过激发他们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待,激励青少年茁壮成长,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道德标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还要善于言传身教,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敬仰与追随,教师就必须从方方面面为学生作出表率,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让学生耳濡目染,激发共鸣,进而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实现学识与人格的全面发展,把青春梦融入民族复兴的强国梦。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拥有“四个自信”,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青少年将人生梦想与中国梦融合在一起时,对国家的自信就能催化出人生的志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023-03-09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39374.html 1 3 培养坚定“四个自信”的强国少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