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运喜 张驰川)“我们到工地上跑了好几次都没用,正发愁年该怎么过,是张检察官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帮我们讨回了血汗钱,离得太远了,我们无法当面感谢,这面锦旗代表我们的心意”“钱拿到就好,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言语间,两双手仿佛紧紧握在一起。这是近日远在3000余公里外的四川籍进城务工人员杨师傅、冯师傅委托专人,把一面锦旗赠给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检察院援疆干部张国立时的情景。
2022年1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昭苏垦区检察院收到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检察院移交的一份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检察监督申请,这是该院建院以来受理的首起进城务工人员讨薪案件。当事人都是到新疆务工的四川绵阳籍进城务工人员。2021年4月至9月间,当事人在某建设工程工地从事木工、瓦工等工作,工程完工后工资却一直未能按照约定足额发放。在此期间,工人代表杨师傅、冯师傅多次通过网络信访,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等方式讨要欠薪,但因未能提供足够证据,始终没有得偿所愿,加上受疫情影响,远在异乡的三十几名工人日常生活陷入困境。
当时检察院收到的只是一条申请检察监督线索,杨师傅等人没有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佐证,并且因劳资双方对工时计算、薪资标准约定不明,对于工资内容、结算标准及工时劳资双方存在巨大争议。“案件能等,可急需钱回家过年的工人们不能等,这钱可能是他们急需的医疗费、学费。”在该院案件讨论会上,办案检察官张国立汇报完案件后说。
在接下来的近大半个月内,办案人员顾不上休息,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风雪天气向进城务工人员工友及承建方调查取证,调取言词证据17份、书证16份。“我们还专门咨询了建筑行业专家,参考同行业薪资标准和工时认定标准,合理确定了进城务工人员的薪资。”张国立翻开一份份证据材料对记者说。
2022年12月13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司法等行政部门参与下,该院对案件举行了远程视频公开听证,检察官从法、理、情三方面对欠薪方开展释法说理,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认定的工时和薪资标准,劳资双方也均认可,并当场通过转账方式将拖欠的3万元工资发放至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银行账户。视频里,千里之外的杨师傅、冯师傅等务工人员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感谢兵团检察为民讨薪,感受三千公里法治温暖”,红灿灿的锦旗上,二十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一面锦旗,代表一份肯定;一个案件,辉映一颗初心。据悉,在该案的推动下,该院拟联合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追索劳动报酬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从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协作配合、建立联动机制等方面,推进进城务工人员讨薪领域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当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护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