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包丽娟
本报记者 陈怡帆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保健康、防重症”成为主要目标,扬中市人民医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院一盘棋,全员一条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紧密协调,默契配合,无私奉献,大爱担当,全力以赴做好疫情下医疗救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畅通绿色通道,确保应收尽收
随着夜幕降临,扬中人医急诊医学科大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救护车呼啸而来,把急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送入抢救室。急诊医护团队分秒必争,抢救、输液、给氧……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氛围,全科医护人员有的轻伤不下火线,有的高烧刚退就立即返岗。
据了解,近期抢救室的病人数量达到平时平均量的三倍以上,大部分为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且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急诊科每天接诊患者超400人次。扬中市人民医院集中全院力量调配人手支援,各党支部、各科室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都是连轴转,一批又一批的倒下,但他们只要能来上班都在坚持,再苦再累,都要让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
急诊科连续不断地接诊、抢救、测生命体征、抽血化验、给药、治疗、插管、陪送检查、收入院……一套流程下来,急诊科护士走路都是用跑的,但看到还有病人在诊室排队,她们知道还不能放松,此时科室人手紧张,更需要每个人全力以赴。
为保障有效救治,全院上下全力以赴,有效打通“急诊与病房”“急诊与ICU”运行链,加速院内患者的分流和消化。
增设重症监护病房,增加整体救治能力
自2022年12月中旬以来,医院立即开放感染隔离病房,开始收治新冠感染患者,但随着社会面感染持续增长,感染患者急剧上升,老年患者、危重症病人的高占比使得有限的感染隔离病房逐渐紧张。该院提前分析形势、科学研判,动态调整患者救治诊疗的政策。
开放全院床单元“应收尽收”,对于大量病情相对稳定的新冠感染患者,医院将综合病区、妇产科、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儿科、肿瘤科、放疗科等病区全部开放收治。暂停收治择期住院、择期手术患者。
重症监护病房扩增至30张,为了满足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需求,医院统一调配资源,将呼吸科、心内科、脑外科、胸外科的普通监护病房共计20张床改造为重症监护病床,按1:1比例配备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全院重症监护病床也从原来的10张扩增至30张,最大限度满足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目前,呼吸科由一个病区扩大为两个病区,定位为普通重症、高龄、合并复杂基础病的高危患者收治病区,抽调全院医疗和护理骨干充实呼吸科队伍,并配置必要的急救、监护设备,确保较重肺炎病人的救治需求。医院将呼吸内科医师和ICU医师定位于本轮重症患者的救治主要力量,负责重症患者救治、全院会诊、医疗质量把关等工作。”呼吸科主任王建中说。
重症医学科全力以赴,为生命托底
作为生命托底的最后一道防线,医院重症医学科里一直住满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重症患者,他们大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患者,绝大部分患者是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状态。这一类重症新冠肺炎感染的患者,每天还需要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大于12小时),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护理需要观察气道、呼吸、压力性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的评估,这无疑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ICU是为生命托底的最后一道防线,最近两周,这里一直满负荷运转,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同时感染性减员让处境更加艰难。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守好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医学科主任朱桂保说。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世福每天都逐一查看患者,他已经记不清自己上一次完整的休息日是什么时候了。“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是重中之重,为了挽救每一个生命,我们必须做到不遗余力,不惜一切代价,管理好每一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