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婕)近年来,下蜀镇立足空青村、亭子村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将四色图绘制到底,深耕农村文旅资源,培育乡村文化生态,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优化红色资源,绘制实境课堂“血脉图案”。依托党员教育基地“党章苑”,创新互动模式,通过阅章、解惑、学思、观悟、慎行、临书6个程序,让党员群众在实境中感悟党章的历史变迁,深化对党史的学习领悟。2022年,各村开展流动党员假期冬训实境课堂、年轻干部学党章、“让党旗在新征程高高飘扬”等爱国主题教育15场,与时俱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最新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百姓名嘴”特色资源,将党的理论政策编排成“接地气”的快板形式进行宣讲,加深党员的理解和记忆。根据农村特色和群众喜好,编排了快板《礼赞新时代 追梦复兴路》《“扫黄打非”三句半》《冬训优秀主讲人》等节目,部分节目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用。
托起金色梦想,绘制家庭教育“幸福图画”。在下蜀村和范巷村开展“三全”社区家庭教育试点工作,整合多方资源,动员村、社区力量,依托农户式家庭小书屋、妇女微家、强国书屋,打造家庭教育阵地。注重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评选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共47户,征集最美家风家训,并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家庭教育阵地,营造崇德向善良好氛围。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 “我们的节日”“强国复兴有我”“七彩的夏日”等系列活动50余场,在手工制作、红色书籍阅读、故事演讲中传承中华美德。注重氛围营造,将家风文明用童言童语进行表述,制作成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广告板进行悬挂宣传,潜移默化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
坚持绿色发展,绘制乡村文旅“绿色图景”。下蜀镇大力发掘村镇文旅资源,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旅游文化。整合健蜂园合作社、范巷自然村、空青山、武岐山等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精品旅游线有机串联乡村资源,打造乡村周末游、假期游的连片发展区。在茶叶上市时期,大力宣传下蜀茶产业特色,在登山古道中感受茶文化魅力。围绕亲子科普实践这个主题,健蜂园打造蜜蜂科普馆,在欣赏农村自然风光的同时,学习蜜蜂和蜂蜜科普知识。范巷自然村成为周边城市游客网红打卡地,2022年依托周边玉米基地、水稻种植基地等村企联建项目,开展浸润式的田间课堂学习,让大家体验原生态的耕读文化,在亲身实践中传承劳动传统,了解农民种粮的不易。打造农村普法阵地,沿着范巷自然村主干道,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制作成小品景观沿途布置,让法治思想深入基层社会治理。
深挖黑白元素,绘制乡村记忆“文化图谱”。结合空青村村史馆,将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符号和元素提炼出来,在各村进行乡村记忆征集,挖掘收集一批乡村老物件、老照片、童年玩具并征集一批优秀的“下蜀记忆”文章,让村民在“乡愁”中感悟乡村进步,在“记忆”中传承乡土文化。党员志愿者带头做乡风文明的践行者,开展“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主题党日活动,将破旧、单调的农村房屋墙体进行重新粉刷,着力打造“一墙一文化、一墙一创意、一墙一风景”的美丽乡村新景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