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5日
第03版:2023镇江两会特刊

2022年部分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选登

编者按:2022年,市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民情,真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依法提出了高质量建议。各承办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建议办前、办中、办后全过程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充分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重要原则。我们遴选了部分内容质量高、办理效果好的建议进行刊登,让社会各界看到市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风采,以及各承办单位倾听代表意见、努力为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

1.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的建议

建议人:胡颖健等10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教育局

会办单位:市卫健委

建议主要内容:建立统一的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控管理机构,负责青少年视力不良的监测、档案管理、宣传、防治等。加大经费投入。

办理情况摘要:严格落实市教育局、卫健委、体育局等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实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知晓率≥98%、教师及家长近视防控知晓率≥95%的宣传教育目标,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和低龄化得到有效遏制,高度近视比例下降。依托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镇江康复眼科医院),每年定期开展视力监测,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实时转移。投入1757.4万元,改造91所义务教育学校2768间教室照明设施。计划2023年再改造不少于40所学校,基本完成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设施改造。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严格落实儿童青少年视力定期监测公示报告制度,每个学期对全体学生至少开展1次视力监测(包括裸眼视力和屈光度)。推荐全国、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团成员,深入幼托机构、中小学校,对儿童青少年开展健康教育,传授近视防控方法,增强和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意识和学校眼保健服务水平。结合全国爱眼日等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普及近视防治知识,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社会氛围。

2.关于深入开展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的建议

建议人:凌蓉等10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民政局

会办单位:市卫健委

建议主要内容:扩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加强农村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提高覆盖率。

办理情况摘要: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镇江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实施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计划,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坚持兜底性和普惠性相结合原则,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实现动态发布管理,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重点老年人群。二是扩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统筹养老服务设施类别、数量和分布,全面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建设要求,2022年完成1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建成6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农村养老服务优质多元供给。三是综合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实施居家、社区、机构和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综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居家上门服务保障标准、服务覆盖率和服务保障达标率。全市实现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制度的全覆盖,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政府统保全覆盖。

3.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江产业“链长制”功能发挥的建议

建议人:肖涛等10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工信局

会办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建议主要内容:加强组织引领,强化部门协同,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四群八链”高质量发展。

办理情况摘要:一是强化工作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完善市领导联系推进重点产业链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班工作会议,印发产业链培育工作简报。二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八条产业链产业联盟建设全覆盖,定期组织企业家沙龙等活动,组织开展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等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对接活动及论坛。三是加快优质企业培育。深入实施“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计划,新增百亿企业2家,788家企业被评价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省级122家,创历史新高。四是推动项目招引建设。对新招引“四群八链”项目进行评估加分,组织4场综合性招商、10场产业链专题招商。紧盯191个制造业项目,2022年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五是强化要素保障服务。组织开展“金链”行动,为253家企业提供授信385.23亿元。六是优化助企纾困服务。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建立八个产业链政企服务微信群,常态化开展“访企业、送政策、促发展”暖企行动,倾听企业诉求,精准纾困解难,共帮助企业争取省级以上专项资金近2亿元,2022年预计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130亿元以上,有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2022年1-11月,“四群”“八链”开票销售同比分别增长13.4%、15.1%,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幅5.2、6.9个百分点。

4.关于对城市建筑立面管理进行立法的建议

建议人:潘群等10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会办单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局

建议主要内容:通过对城市建筑立面进行立法管理,明晰权利和义务,理顺城市立面建设、改造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助力美丽城市建设,为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办理情况摘要:立法是加强我市建筑立面管理、保障建筑使用安全、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需要,对营造城市美好建筑,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22年4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代表建议的相关内容,开展了镇江城市建筑的“美、丑”调研分析。将城市主干道、重要区域的100余个项目、500多栋建筑单体纳入调研分析范围,对现有城市建筑进行了深入研讨,总结建筑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塑造更多富有城市内涵、文化底蕴的高品质城市建筑,提升我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化质量积累经验。市住建局把住宅外墙、门窗、空调板、雨落水管在内的建筑立面改造作为老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市城管局2022年3月开始施行《城市户外广告和店牌设施技术标准》,加强对建筑立面店牌店招的管理。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认真学习已立法城市好的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力求创新和量身定制,为建筑立面管理立法做好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工作,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镇江市城市建筑立面管理条例》。

5.关于建设城市口袋公园,扩展城市休闲空间的建议

建议人:王荣飞等10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住建局

会办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建议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小块的、零散的空间进行绿化和景观布局,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活动场所,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办理情况摘要: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小规模的公共开放空间,可就近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运动等多方面需求,有利于优化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近年来,我市多渠道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一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口袋公园,对于小区内大于200平方米的绿地通过增加坐凳、健身设施、文化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打造口袋公园,主城区已成功打造笪家山广场、桃园小区口袋公园等20余个总面积10000余平方米的口袋公园。二是结合城市绿化提升改造新建口袋公园,针对功能相对单一的绿地,通过增加服务设施提升功能打造口袋公园,如星卯路体育公园、苗家湾路口袋公园。三是利用城市边角地新建口袋公园,让“边角余料”成为“金角银边”,如高新区春晓路口袋公园。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口袋公园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镇江市城市绿地专项系统规划(2021-2035)》编制时,梳理出一批闲置地块、功能单一的绿地,将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绿化提升改造等逐一落实打造口袋公园。

6.关于消除九华山路(北府路口)缺口处安全隐患的建议

建议人:范明华代表

分办单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局

建议主要内容:将九华山路(北府路段)路口缺口处台阶填平,与行驶道路平齐;将路口缺口周边绿化带向一侧平移20米,使其不再遮挡行车路线,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办理情况摘要:建议反映的道路缺口位于九华山路与广厦新村道路交叉口斑马线处西侧绿岛旱岛位置,该处旱岛为花岗岩铺装,高出沥青路面约3厘米,缺口较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022年4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协调市规划、公安、城管、住建四部门工作人员一同赴现场商讨处置方案。经协商,明确由市住建局降低该路段绿岛缺口两端绿化高度,城管部门去除绿岛台阶。4月16日,市住建局移除了该路段绿岛缺口南北两端各15米内垂丝海棠32株,并对绿岛缺口两端灌木修剪和重新补植,高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不再遮挡行车视线,确保行人出行安全。市城管局组织施工人员对该处旱岛进行了降坡改造,采用更具防滑效果的港口砖铺装,共改造旱岛面积约18平方米,更换路牙17.6米。

7.关于改善火车站南、北广场环境的建议

建议人:郭海燕代表

分办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产业集团

建议主要内容:由市有关责任部门牵头督促做好火车站南、北广场社会通道运营环境改善工作,加大科学合理的引导标识投入、批量更换通道内部分照明装置、补强视频监控设施、增派相应志愿者服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地下通道公共运营环境。

办理情况摘要:市交产集团采取合理放置平面引导图、增加标识标牌、加派人员进行引导的方法来指引往来旅客,并将原有吸顶灯全部更换升级为雷达感应式一体化高光效灯具,共计改造144盏。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有效增亮通道内部照明。针对火车站南广场视频监控设施老化等问题,进行更新、增设视频监控设施,南广场改造及新增摄像监控设施共计143台,结合站前派出所点位要求,合理布局,确保广场监控全覆盖无死角。对党员志愿者服务站进行了整合升级,新增了商户服务、服务投诉、失物招领等服务项目,将物业服务受理前台的岗位和工作职责前移到志愿者服务站,实行一周工作制,让客服人员走出办公室、走向服务站;同时,党支部组织公司党员干部在节假日进行志愿服务,并把这项内容作为“党员统一活动日”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镇江站南北广场的志愿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公共运营环境。

8.关于加强低碳计量工作的建议

建议人:马淳沂代表

主办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会办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

建议主要内容:镇江市作为低碳试点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发挥计量之“眼”的作用,在低碳城市建设与产业强市转型升级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办理情况摘要:一是通过政府层面出台指导意见。2022年底,出台了《镇江市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围绕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建立面向低碳计量方面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和碳计量实验室,推进能源、资源和环境相关的低碳计量建设与试点示范。二是发挥学会协会的桥梁支持作用,加强引入低碳计量领域高端技术人才。三是通过与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共同聚焦重点耗能、双控企业等,为其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四是做好《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计量器具评价导则》《重点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细则》《低碳社区规划》《社区服务中心低碳评价标准》编制工作。五是继续推进低碳示范试点工作。选取镇江市世业洲开展零碳示范项目,研究碳中和示范区路径。六是指导计量技术机构提高能源低碳类计量器具溯源能力,从源头上保证碳计量数据的可靠性。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优化完善低碳计量方法与路径,积极筹措低碳计量工作资金,打造适合地方发展的工作体系,为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高质量贯彻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9.关于加快推进全市“5G+工业互联网”发展,实现“工赋镇江”的建议

建议人:李环凤等2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会办单位:市委组织部、丹阳市政府、市人社局

建议主要内容:开展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标杆示范企业,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推进“5G+工业互联网” 建设,实现“工赋镇江”,加快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办理情况摘要: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出台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实施方案,大力实施诊断服务对接、工业互联网创新等“十大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诊断全覆盖,并集中50%以上工信类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二是实施免费诊断。建立了96家优秀服务商资源池,全面启动了800家企业免费诊断服务,着力帮助企业解决“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三是打造标杆示范。组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走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等系列活动,以微视频推广大全集团、鱼跃医疗、恒顺醋业等20家典型案例,滚动推进568个新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建设线上服务平台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新培育省级以上标杆示范企业133家。四是夯实基础建设。累计建设5G基站7989个,实现主城区及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信号全覆盖;新增“5G+工业互联网”融合示范应用项目5家,京口区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入选省信创先导区,我市成为全省第四个示范创建城市。五是开展人才培训。开展制造业“智改数转”专题培训7次,培训人数达1000人以上,组织150多人赴南钢、苏州、无锡、济南等地开展标杆学习。六是保障信息安全。深入落实我市“1+3”工业信息安全制度防护体系,开展100家工业信息安全测试评估,确保工业安全无事故。

10.关于注重土地内涵挖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建议

建议人:严荣华等4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建议主要内容:转变用地方式,精心用好增量,有效盘活存量,持续严格执法。

办理情况摘要:一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工作重心以盘活存量、争取流量、控制增量为主线,尤其是根据国家、省供给侧改革和我市“镇合意”品牌创建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出台《镇江市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实施办法》《关于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的实施意见》和《镇江市工业用地出让年限评审办法》《镇江市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降低企业用地取得成本,合理控制新上项目的投入产出标准,强化后续履约监管,将有效推动产业项目的高质量稳步发展。二是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市政府高度重视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下发了闲置土地、低效土地的盘活任务,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各地开展季度督查、年度综合考评,并纳入高质量考核范畴,全市盘活批而未供土地7323.75亩,处置闲置土地560.1亩,利用城镇低效用地493.12亩。三是违法用地查处整改,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耕地保护、违法用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粮田“非粮化”,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违法违规用地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会同属地政府按照省“三年行动”方案、“清零”行动方案开展违法用地专项整改,逐宗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对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坚决实行“零容忍”,特别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强占多占耕地建房等行为,将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违法用地处置与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卫片执法严明工作纪律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严厉打击处理;对新增违法用地问题突出、用地管理秩序混乱的地区,提请市政府列入“执法监管重点县(市、区)”进行监管,暂缓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或暂停建设用地审批,同步将新增违法用地情况报告市纪委监委,提请启动问责程序。四是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目前正在推进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后续将加强详细规划的实施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划定用地保障线,重点突出产业功能定位和用地布局优化,引导工业项目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将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管制要求和规划控制性指标落实到土地要素配置上,通过合理管控和引领,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

11.关于加强全市农村地区桥梁安全管理的建议

建议人:陈鹏飞代表

主办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会办单位: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政府,镇江新区、镇江高新区管委会

建议主要内容:一是对全市农村地区桥梁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分门别类,建档立卡。二是挂牌督办完善隐患整治工作方案,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完成桥梁隐患整改。三是针对我市农村区域桥梁多头管理,建、养、管、护标准不一的现象,进一步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农村地区桥梁管理责任体系。四是努力加大桥梁管养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农村桥梁改造和养护。

办理情况摘要:为加快推进桥梁整改工作,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开展了全市桥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联合市安委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桥管控措施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市危险桥梁整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桥梁隐患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管理职能,加大桥梁整改力度,明确每座危桥的安全管控责任主体,对四、五类桥梁进行分级管控,四类桥梁要进行限载、限速等交通管制,五类桥梁要确保封闭交通,确保每座危桥按要求管控到位。累计排查全市各类桥梁4326座,发现安全隐患桥梁1241座,其中危桥196座,2022年底完成全部隐患桥梁整改。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公路桥梁安全管理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安委办印发专门文件,要求各地、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桥梁管理责任体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规定,做好桥梁日常巡查、定期检测、特殊检测、维修加固等工作,不断加强对危桥改造和拆除重建的资金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和补助力度,确保桥梁设施运行安全并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市交通运输、住建、水利、城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均建立了本行业的桥梁长效管理机制。各属地政府的桥梁长效管理机制也均在积极落实中。

12.关于进一步帮扶低收入行政村的建议

建议人:郑志伟等2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会办单位:丹阳市政府

建议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收入低的行政村进行对口帮扶,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富裕一方百姓。

办理情况摘要:在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中,市农业农村局创新帮促举措,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一是建立“六个一”帮促机制。对98个经济相对薄弱村采取“六个一”挂钩模式,从2022年6月开始,市委副书记巩海滨对全市98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六个一”帮促情况逐村调研推进,市农业农村局对部分帮促不力及困难村进行了“回头看”,有效解决了制约村级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加大政策精准扶持。统筹用好各级财政专项帮促资金,同时一次性给予98个经济相对薄弱村每个村3亩的用地指标,为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拓宽了路径。预计2022年底,70%以上经济相对薄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或超过120万元。三是持续推进消费帮促。“十四五”期间,我市继续执行《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政策,为经济相对薄弱村搭建增收新平台,要求各地、各单位积极采购我市地产扶贫农产品,原则上人均消费不低于每年150元,自2021年到2022年10月,全市各帮促单位共采购经济相对薄弱村各类农产品2000余万元。

13.关于加大推进文艺到基层力度的建议

建议人:潘洁代表

主办单位:市文广旅局

会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集团

建议主要内容:组织优秀文艺人才、文艺节目到市(县)级开展文艺演出、专题讲座、培训辅导等,进一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办理情况摘要:市文广旅局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作,收到代表建议后,在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心”全民艺术普及获得“十佳”民生实事的良好基础上,联合会办单位扎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定制化开展送戏下乡。通过“群众点单,政府买单”方式,市文广旅局为每个乡镇(街道)送去一场演出,2022年超50场。指导扬中市锡剧团创排大型锡剧《太平洲上》,在全市巡演54场,组织扬剧《茶山女人》、丹剧《啷当与你拉家常》等优秀剧目积极开展基层展演。二是精准化对接群众需求。深入实施“城乡文艺播种”志愿辅导,2022年初征集各乡镇(街道)文化需求615项,选派近300位文艺骨干下沉一线开展结对辅导,举办优秀辅导成果展览展演活动,全年开展辅导近1300场;开展全市镇(街道)文化站长培训班等“送培训下基层”活动近20场。三是品牌化实施惠民工程。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大力开展“乡村(社区)文艺播种计划”、“文心”讲堂、“大型剧目展演”“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拓展基层群众文艺活动。

14.关于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议

建议人:胡云萍等3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卫健委

会办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建议主要内容:聚焦“经济负担较重”“子女无人照料”等影响生育意愿因素,从市级层面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托育机构,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办理情况摘要:市卫健委积极会同市发改、教育、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聚焦“四个关键”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我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一是抓“政策引领”,编制《镇江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明确“十四五”托育服务发展指标;实施“爱育镇江”普惠托育项目,开展“爱育镇江·普惠托育机构”“爱育镇江·成长小屋”“爱育镇江·托起未来”托育服务提升等3个子项目。二是抓“民生项目”,连续三年将普惠托育机构建设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2022年全市共新增普惠托育机构21家,其中,省级示范2家、市级示范3家;指导支持14个社区建成“成长小屋”,已免费提供线下托育服务、线上育儿课程100场次。三是抓“标准建设”,出台镇江市地方标准《婴幼儿日间照料托育机构服务规范》《镇江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合同规范指引》等文件,不断规范托育服务市场。四是抓“规范管理”,完善托育机构“黑白名单”制度,举办3期托育机构保健人员培训班、惠及276人次;积极为托育机构纾难解困,协调享受居民用电、水、气价格,累计下发纾困资金124万元,减免租金、返还各类费用54万元。

15.关于切实提高产业工人待遇的建议

建议人:郭琰代表

主办单位:市人社局

会办单位:市教育局

建议主要内容:在提升产业工人待遇方面办实事、出实招,使之与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地位相匹配。

办理情况摘要:一是完善政策激发活力。实施人才“镇兴”行动、青年人才“归雁计划”,将技能人才作为人才新政重要对象,与专业技术人才同等给予重视、同等进行认定、同等享受待遇。创新实施企业引进高级技师、技师和35岁以下镇江籍高级工奖励政策,最高给予5000元补贴。对获得技师证书的毕业生比照本科生享受政府住房和生活补贴,每月共计1200元,最多可享受3年。评选认定“镇江工匠”、镇江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并给予奖励资助。二是加强培训提升技能。精准开展培训赋能专项行动,着力实施“岗位技能提升、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急缺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就业群体提技、创业培训赋能、职业竞赛领航、线上培训提效、职业(技工)院校培训扩容”八大行动,提高产业工作技术技能,累计开展各类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3万人次,发放各类补贴2331万元,新增技能人才3.4万人。三是保障权益提升待遇。举办首届镇江市技能人才节,通过“展、训、赛、会、行”等形式,集中展示我市技能人才建设、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成果和技能人才风采,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做大的良好氛围。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做好集体合同备案,指导推动企业开展薪酬激励集体协商,将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与薪酬激励、职级晋升挂钩,积极探索职工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

16.关于进一步强化审判质效,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建议

建议人:孙飞涛等2名代表

主办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

建议主要内容: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诉前调解和诉调结合;聚焦重点领域,服务企业发展;完善审判机制,提高审判质效;强化普法释法,提升综合效果;创新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办理情况摘要:一是严格审判管理,全力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对裁判文书开展质量核查工作,落实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科学制定审理计划,完善审判流程管理。贯彻善意文明执法,创新财产处置方式,提高财产处置效率。二是加强诉源治理,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深化诉与非诉有机结合,积极推广“枫桥经验”。优化充实非诉解纷力量,开展人民法院民商事调解工作进企业、进社区、进网格工作,促进矛盾纠纷基层化解,切实提升诉前调解成功率。三是聚焦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保障。规范涉企信用惩戒,开展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加大困境企业司法救治力度。常态化开展企业结对联系、定向服务活动,助力企业防风险、促转型。四是做好普法宣传,发挥审判引领导向作用。创新普法形式,开通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官方抖音等宣传平台,与多家媒体合作,开设“聚焦法院”“法院经纬”“法院传真”“法庭内外”等栏目,加大以案释法力度,注重宣传和普法效果,传播法治正能量。五是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能力水平。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筑牢思想基础。认真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深化司法为民实践,塑造良好司法形象。加强人才培养,拓宽培训方式方法,锻造高素质法院人才队伍。

2023-01-05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30693.html 1 3 2022年部分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选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