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浩 本报通讯员 阚堪
隆冬时节,干劲不减,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工程JR3标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吊臂起降,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繁忙有序……一派繁忙的施工场景。目前,工地上正在进行下部结构施工,广大建设者们躬身在暖阳下,奋力吹响冬季施工攻坚战的号角。
刚刚过去的一年,市交通运输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争先进位、争作贡献,保平安、保畅通、保民生,全力提升绿色转型水平、产业发展品质和行业治理能力,鼓足干劲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民生交通服务水平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呈现崭新气象。
“铁公水空”齐发力
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内联外畅”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去年,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聚焦“铁公水空”重点项目建设,让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越来越畅通。
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2亿元。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编制完成《镇江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方案》,修编《镇江港总体规划(2020-2035)》,推进镇江港港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研究。铁路建设再传捷报,南沿江城际铁路镇江段进入铺轨施工、句容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镇江”即将再添新干线。公路路网完善加密,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工程路基、桥梁施工全面展开,265省道镇荣公路三期全面建成,全市公路路网密度位列全省第三。港航发展活力绽放,镇江港孟家港煤炭储运码头3个5万吨级泊位建成,苏南运河镇江段建成全省首个5G网络全覆盖智慧运河,聚力打造成为长江流域港航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标杆。航空建设加速起飞,大路机场全省首个水陆两栖机场项目主体完工,全省首个A类飞行服务站通过验收,镇江大路-浙江安吉短途航线开通。扬镇宁马城际铁路、丹金高速、仪禄高速、扬溧高速改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综合交通为城市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物畅其流、人悦其行
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加速度”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市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物畅其流、人悦其行’已初步实现。”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地方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余国根介绍,去年,全市“公转铁”“公转水”运输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镇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约2.3亿吨,谏壁船闸船舶、货物通过量连续5年“双破亿”,货物通过量再创历史新高;培育运营多式联运线路13条,集装箱多式联运量达3万标箱以上,同比增长10%。
进一步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性作用。过去一年,交通运输部门建设“四好农村路”80公里,编制完成《茅山福道项目规划方案》,发展交邮融合示范线10条,乡村游公交示范线5条,全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3年获评5A级。持续关注人民群众出行急难愁盼问题,新辟优化公交线路44条,新增适老化城市公交车20辆,丹阳、扬中获评全省首批“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
去年,市交通运输部门大力开展“心相通·畅于行·暖如春”服务企业年行动,帮助行业企业解决30类困难诉求,争取补助资金3500余万元;优化审批服务,90%以上交通运输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深化货车司机党建试点,全省首创“货车司机关爱日”,成立货车司机关爱基金,协调金融机构为个体货车司机发放贷款1.15亿元,利用“车轮上的党建”助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防疫情、保安全、优生态
交出行业管理“好答卷”
全市交通人顶风雨、战寒暑,向险而行、夙夜不怠,累计投入防疫力量45万人次,连续260余天奋战在高速公路、火车站、汽车站、水路口岸等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第一线,高效处置多起输入性病例,圆满完成“城市守门人”使命任务,保一方平安、护一方安宁。“近期,交通运输部门紧盯‘保特需’,先后协调江天集团、公交公司60余名驾驶员支援120救护工作,组建红运‘镇’行出租应急服务车队,24小时在线服务,保障市民就医等紧急出行需求。”余国根介绍。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万家灯火。2022年,市交通运输部门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三年大灶”收官、“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1625个,联合行业企业打造全省首个道路运输安全教育警示基地,携手公安、海事部门建立安全共管共治机制,出台华东地区首个《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双段长”制地方段长考核管理办法》,编制印发《镇江市港口经营积分制管理办法》……此外,2022年,市交通运输部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发展。
“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局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和市两会部署,高起点谋划好2023年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精心研究制定落实举措,精准确立全年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盘子’,坚定担起‘勇挑大梁’的交通责任,为加快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镇江图景贡献交通力量。”余国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