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丛丛
本报记者 古瑾
2022年,市政府将“开发3500个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将就业见习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年下来,就业见习工作交出了满意答卷——全市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0184个。目前,全市共认定就业见习基地579家,其中3家获评国家级示范基地、5家获评省级示范基地。
立足促就业,持续扩大见习规模
“我在今年1月申请了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操岗位见习,见习期间每月都能领到生活补贴,公司还为我们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毕业于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孟凡路如今已如愿留在江苏鼎胜工作。他告诉记者,见习让他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市不断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持续发力挖掘就业见习基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提高见习补贴待遇等。目前见习基地申报范围拓展至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和社会团体,支持国有、外资企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及“四群八链”重点企业申报就业见习基地;进一步明确毕业后2年内未就业全日制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距毕业时间不足6个月尚未就业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在校生以及16至24周岁失业青年等三类见习对象,结合高校毕业生毕业前后不同阶段特点和青年需求开发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见习岗位;就业见习补贴由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60%提高至70%,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基地,按每留用一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见习补贴(留用补贴),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见习基地剩余期限见习补贴。
今年以来,全市新认定见习基地174家。目前,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云阳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江苏蓝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菲舍尔航空部件(镇江)有限公司等“四群八链”企业均被认定为见习基地。
助企业发展,注入人才源头活水
就业见习,对企业来说,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更是吸纳人才的重要渠道。
大全集团是国家级示范见习基地。“2012年至今,公司平均每年招录见习生100人左右,留用率不断上升,近两年留用率在80%左右。如今,很多在大全的见习生已成为公司管理、技术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大全集团人事经理坦言,见习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也是一场独特的“面试”。见习生可以在岗位上学以致用、锻炼能力、明确就业目标,企业也能进行近距离考察,选择留用需要的人才。“在大全集团的见习生,享受与正式员工一样的餐补、免费住宿等福利,而且见习工资并靠大学生员工试用期工资。留用的见习生还可以拿到1500-5000元的一次性安家费。”
“人社部门的就业见习不仅是及时雨还是稳定器,我们把见习工作纳入公司工作的整体格局。”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开发了许多能够发挥毕业生专长的技术类、科研类见习岗位,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见习生的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融汇于现场实操,促进他们在岗位上快速成长成才。
为更好助力企业吸纳见习人员,人社部门还面向全市900余名16-24周岁失业青年,点对点发送就业见习政策和岗位信息;依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摸排全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见习意向,靶向推荐见习岗位。
从见习启航,走好成长成才之路
在全市青年就业见习调研座谈会上,樊鑫作为优秀见习人员代表发言。“很庆幸,人社部门和公司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就业见习机会,还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教我各种工作技能,让我获得了信心,积累了经验……”经过几个月的磨炼,樊鑫已经从一名见习生成长为一名正式员工,目前在江苏沃得集团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就业见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对于就业见习,于欢腾同样深有感触,3年前他是大全集团的一名见习生,现在他是大全默勒的工艺部经理。“毕业前一个月,我通过人社部门的就业见习来到大全集团,最后通过考核留用,成为一名正式员工。”于欢腾感慨,见习给了他沉淀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产品和职业技能、了解和融入公司的机会,见习是他从校园人到企业人成功转变的重要环节。“我现在也成为一名见习带教老师,我会把我的一些经验传授给见习生,帮助他们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
像樊鑫、于欢腾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就业见习,不仅为青年就业创业铺路架桥,更为青年追梦圆梦搭建起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