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可 梅永生 林兰)“现在政府请人每天把饭菜送上门,还提供上门量血压、理发等服务,社区不时打电话询问服务情况,让我们感到生活有了依靠。”在京口区大市口街道,纪检干部就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时,社区居民赵大爷高兴地说。
记者获悉,近年来,京口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群众密切关注十件事”专项整治(监督),用治理“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并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教,推动完善一批“小特精”制度机制,做深做实民生领域“后半篇文章”。
找准监督“小切口”,把脉问诊寻症结。全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61个社区(村),在调研走访、日常监督、案件分析、信访数据研判的基础上,确定城乡特困供养人员政策落实问题等10项“小切口”专项整治(监督)课题。深化运用“室组地”协同监督机制,组建10个专项监督检查小组,抽调全区上下23名业务骨干参与到监督检查中去,综合运用实地督导、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摸清问题底数,对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将以案促改贯穿专项监督全过程,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和会商会,全面分析研判问题线索,挂牌督办一批问题线索,稳步推进案件查办,用心用情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精准施策补短板,对症下药开良方。京口区通过自查和交叉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督查检查,一方面,组织区民政局和8个街道(园区)开展全面自查,梳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漏洞和短板;另一方面,组织督查组开展交叉互查43次,重点查阅近3年台账,实地走访并与居民谈话35次,两种督查方式双管齐下,全面查摆问题。他们将“群众密切关注十件事”专项整治(监督)纳入街道(园区)纪检工作高质量考核和派驻机构年度考核,把发现问题线索、查办案件、整改成效、推动完善制度机制等作为年度考核评判重要依据,以硬考核倒逼干部真作为,切切实实做好“分内小事”。
建章立制固长效,精细管理促发展。京口区纪委监委坚持从制度机制层面堵塞漏洞、防范风险,以常态促长效稳发展。制定《关于规范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监察建议》,督促健全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制》,优化完善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办法和评估监督体系;针对尊老金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推动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尊老金发放管理的意见》,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同时,连续3年在全区开展“党规党纪集中学习月”活动,全区各级党组织负责同志带头上“书记讲党纪”专题党课200余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护航》等警示教育片,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