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芸 郭玉成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市进得了,乡村回得去”,这是扬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道“必答题”。
发挥优势抢抓发展
扬中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
以基层党建红色引领赋能城乡融合。
一是打造“头雁”队伍。建立“市委带动、基层党组织联动、普通党员行动”三级贯通机制。二是建强农村党小组。优化设置党小组813个。三是延伸“党建+”。统筹实施“党建+首批20个重点项目”。
以优化空间规划格局推动城乡融合。
一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二是因地制宜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三是科学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以协调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一是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75%以上。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步伐加快。三是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稳步构建。积极发展“农业+旅游”,布点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农旅融合农业。
以营造美好家居环境加快城乡融合。
一是加快提升城市功能。“一主两翼”城市框架已全面拉开。二是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八位一体”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已全面展开。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管护机制创新试点任务正在实施。
以均衡公众服务资源助力城乡融合。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推进。扬中全市6个镇(街、区)文体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分馆。二是文体服务建设不断完善。各村(社区)综合文体服务中心均配置了文体活动室和文体广场。实现十分钟健身圈全市覆盖率达96.3%。三是教育医疗资源优质共享。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81.5%、76%。
直面问题准确研判
剖析深入推进城乡融合的痛点
经济发展质效仍需提升。三大主导产业仍属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发明专利、PCT专利等高质量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力度仍然不够。从2019年至2021年,扬中市财政总收入增速下降。
交通体系格局仍需完善。扬中市尚无铁路。公路等级还不高。缺乏铁路港、航空港配套建设。
土地资源约束还较明显。用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乡村建设用地指标、设施用地规模等方面供求不平衡。
立足现实精准破题
探寻城乡融合深入发展新路径
规划城乡一体空间格局——城乡融合的先导。
一是完善城乡布局形态。按照“港产城互动、全域一体化”导向,打造“一主三镇”。二是完善乡村职能定位。积极发展定位清晰、功能明确、品质高端的特色小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是强化规划空间管控。科学确定县域村庄布局和规模,保持村镇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
推动城乡要素流动自由化——城乡融合的基础。
一是探索健全县域城镇协调发展机制,强化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健全县域优质资源要素下乡长效促进机制,深入推进“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三是建立健全城市各类人才入乡激励政策,实施“定制村干”培育工程。四是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入实施富民增收“三大工程”。五是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配置机制。
提升产业融合层次水平——城乡融合的关键。
一是持续做强新兴业态。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逐步建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产业园区。二是大力发展特色渔业产业。打造全国水产养殖示范高地。三是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城乡融合的保障。
一是构建内畅外联交通体系。积极推动快速路建设,争取夹江通道“扬中四桥、五桥”列入省道网规划。完善“一主六次”的公交枢纽场站布局体系和“一港四园”的物流产业布局。二是强化能源稳定高效供给。推进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网、储气调峰设施、天然气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三是完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强化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排水管理,推进农田水利和农业技术装备建设,构建智慧水务平台。四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城乡路网、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和地下人防空间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城乡污染物收运处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护模式。
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城乡融合的方向。
一是推进生产与生活良性互动,构建适合产业形态和人群特征的功能布局。二是推进生产生活与生态良性互动,优先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能源岛,推动生态绿城建设。三是推进旅游产业与美食文化、健康养生、购物娱乐有机融合发展。
构建城乡生命共同体——城乡融合的本质。
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力。在产业规划上,力求科学合理;在政策制定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投资力度;在公共服务上,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二是提升市场驱动力。搭建好公平竞争平台。三是增强社会支撑力。在治理方式上,着力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在规划发展中,多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好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在社会治理中,全面推行“两组两会”村民小组自治制度和“契约式社会治理”工作法。
(作者单位:扬中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