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刚 张辉 俞佳融 包建华
“戴丹阳眼镜,看天下文章”。世界眼镜镜片的80%出自中国,中国镜片的80%来自丹阳,丹阳因此号称中国“眼镜之都”。
丹阳企业锐意攻坚,使得丹阳支柱产业之一的眼镜产业完成了从大到强的蝶变:突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实现了从镜片生产材料、精密加工机床到镜片镀膜设备的国产替代,将镜片生产加工三大环节的关键材料、关键设备、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丹阳企业自己手中。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让丹阳眼镜制造业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迎来了发展的新“镜界”:2021年,丹阳眼镜制造业产值高达112亿元。
镜片材料化解“卡脖子”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树脂镜片的“降维打击”,此前在国内一统天下的玻璃镜片很快就溃不成军。面对新变化,当时的玻璃镜片生产大市丹阳,其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快速“变道”、转产树脂镜片。
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公兴介绍,当时树脂镜片高分子单体材料只有日本等极少数国家的极少数企业能生产,每吨价格高达15万元,而且付款后一个月才能供货。
没有核心技术,关键材料掌控在他人手中,整个行业就会受制于人,企业就会随时面临“断炊”的风险。历经多年“卡脖子”之痛后,谢公兴下定决心:中国镜片企业必须自强,镜片生产原料必须自主。于是,明月镜片组织专门团队,成立研发中心,与高分子材料研发领域具有很强实力的南京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进行联合攻关。
2007年,明月镜片终于在镜片树脂材料国产化方面取得技术突破,一举打破国外垄断,而且同类产品价格仅为日本企业的三分之一!目前,明月镜片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成为国内少数在树脂镜片材料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现在明月镜片的树脂材料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实现了大量出口。我们不仅把产品销往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而且还成为印度市场的主流供应商。”谢公兴对明月镜片在关键材料上实现国产替代、惠及国内整个行业,感到非常自豪。
也正是因为在关键材料、关键技术上的一路突破,站在行业的“金字塔”顶端,明月镜片才得以在国家一些重大科考任务中身影频现:2020年11月10日,“蛟龙”号深潜员佩戴明月镜片,探索海底世界;2022年5月4日,明月镜片守护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
2021年12月16日,明月镜片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锣上市,成为“国产品牌镜片第一股”。
高端机床冲破“封锁线”
“这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变焦镜片超精密机床。你别看它只有一立方米大小,但是售价却高达数百万元。”11月1日,江苏工大金凯高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瑞扬抚着一台机床,自豪地对记者说。李瑞扬介绍,现在不仅国内明月镜片等光学上市公司装备了他们的超精密机床,就连法国依视路这家全球最大的视光企业也对工大金凯的产品青睐有加。
变焦镜片集远视、中视和近视三种功能于一体,一副变焦镜片的价格是普通镜片的数十倍。而加工这种高附加值的镜片,拥有关键设备是前提,变焦镜片超精密机床不可或缺。
据了解,变焦镜片超精密机床以前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国内镜片企业只能高价采购。同时,由于进口机床的软件开发功能被国外厂商加密锁定,导致国内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国外设备预设的镜片设计方法与理念,产品创新受到极大限制。最为尴尬的是,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只能请国外专家维修,费用是从专家登机之时起算,到返回落地机场为止,而且工时费高达每小时70美元左右。
核心技术买不来,关键设备还得靠自己。面对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工大金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手研发,历经5年攻关,终于在2019年实现突破:首台国产变焦镜片超精密机床在丹阳诞生。
在第一代机床的基础上,工大金凯再接再厉,在2021年推出完全自主可控、技术更为先进的第二代产品:国内外在眼镜光学上的标准是25度为一档,而工大金凯已经做到了5度为一档,使变焦镜片加工更精准、更精密。据介绍,工大金凯有望于明年上半年推出第三代机床,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一路攻关中,工大金凯获得32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5项;2020年,工大金凯的变焦镜片超精密机床还被列入了省工信厅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
目前,工大金凯已经可以完成从超精密加工机床到镜片上盘机、抛光机和激光打标机的全套变焦镜片生产线的“交钥匙”工程,使得变焦镜片制造的整个“设备链条”都自主可控。
镀膜设备打赢“攻坚仗”
镀膜是镜片生产最后一道、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镀膜镜片由原来的“白片”摇身一变后,身价翻倍。然而,镀膜机制造技术长期被日韩等国家的极少数企业掌控,一台进口镀膜机的价格高达280多万元。
丹阳市鼎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时代瞄准国内眼镜行业的重大需求,下决心要解决镀膜机依赖进口这个当时国内镜片企业的“痛点”。在中国科学仪器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支持下,通过长达8年时间的攻坚,鼎新机械终于在2014年研发成功国内首台眼镜镜片镀膜机。
鼎新机械的镀膜机与进口产品相比,不仅设备质量不相上下,而且在单位产能和能耗上更胜一筹。“我们镀膜机的高真空部分,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子泵的,这不仅让镀膜机的单位产能比国外品牌提高20%,而且能耗要减少一半!韩国一台镀膜机一个月用电要2.8万千瓦时,而我们只要1.4万千瓦时。”李时代说。
国产替代让整个行业受益:在镀膜机零下140摄氏度的冷冻部件上,鼎新机械一下子把价格“打到”了国外品牌的三分之一;在镀膜机的电子枪上,将每台价格控制在4万元左右,让售价12万元左右的韩国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
“只要大自然有的颜色,从技术上我们都可以镀上。另外,镀膜镜片具备防尘、防蓝光、防雾等功能,其中防蓝光镜片能“过滤”电子屏幕的蓝光,有着很好的保护眼睛的作用。”李时代解释。
中国眼镜协会副理事长汤龙保认为,眼镜制造业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让丹阳镜片企业从原来层级较低的“加工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高附加值的“制造者”,让“小镜片”成就“大文章”。据介绍,今年1-8月,丹阳眼镜制造业销售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10.28%;其中出口销售额21.07亿元,同比增长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