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 航
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镇江的西津渡自古以来是江河要津,三国时名为“蒜山渡”,有诗云:“蒜山无峰岭,北悬临江中”。自唐改称金陵渡,有诗云:“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至唐天宝年间又改称“丹阳渡”。晚唐时期,在西津渡东面的北固山下甘露寺,置甘露渡,西津渡在甘露渡之西,故改称西津渡,延续至今。
西津渡依山而建,面水而兴。如今,当游人沿着西津渡小码头街拾级而上,踏在青石板上的每一步都好似敲击着历史的鼓点,从远古至秦汉,从六朝至明清,以至近代以来的革命大潮,传来历史的阵阵回响。当揭开朴拙的青石台阶,依然可以看到秦汉古栈遗迹,及各朝的砖石路面。目之所及是层峦叠翠,青砖绿瓦,元朝白石塔点缀其间,都天行宫、观音洞等历史建筑隐在街旁。移步易景,每一个视角都蕴含着历史的况味。历朝以来,西津渡人文鼎盛。骚人墨客,文臣武将在此登上历史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留下千古诗篇,动人故事。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廷编练湘军、淮军。至同治三年,战争结束,清廷裁撤湘军、淮军。大量散兵游勇流落江上,干着江上盗匪的营生。来往渡江的百姓往往被谋财害命,抛入江中。地方官府无所作为,听之任之。浙江余姚商绅魏昌寿、魏铭、严宗廷,上虞经元善,临安沈春辉“五君子”,出资设立义渡,并设义渡局进行管理。建造大船,开行江南西津渡到江北瓜洲之间。搭载来往旅客,分文不取,渡江的穷苦百姓受惠不浅。义渡局的管理最初是各商会董事按月轮值,后出于管理方便,又公议决定由于百川总管义渡局。于百川是瓜洲人士,同治年间移居镇江,从事商业,为人乐善好施,是一位热衷公益的慈善企业家。他主持义渡局之后,经营有方,适逢各方捐款充足,余款较多。便适时购入房产、地产,为义渡局长期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于百川去世后,又由其侄、其子先后接掌义渡局的运营。其间参与运营的各业商贾络绎不绝,也多是地方绅商名士。后又建救生红船,续添义渡码头。义渡从建立到结束,绵延80余年,每年往返江上渡运五十余万人,不知避免了多少人葬身鱼腹,可谓功德无量。
西津义渡是老镇江人的共同记忆,这个记忆是融入镇江人文底蕴的涓涓细流。其体现出的慈善精神,契合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仁义之道。曾子言:“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诚如钱穆所说:“中国人言道,有天道,有人道,人道之大者为仁。仁道即人道,亦即天道。仁以为己任,则即为己之道。死而已之,责任方尽。惟仍有后人,继续任此一大任。此为中国信仰之特殊处。”义渡之传承正是仁道的兴盛。而八十年的义渡,无数人奉献心血与财物,只为慈善不为功利。更体现出中国人所重之一个“义”字。
今日之镇江也不乏凡人善举,有三代人为新四军守墓的家庭,有对病妻不离不弃的丈夫,有热衷公益的普通市民,有一个个的公益团体。镇江的人文厚德支撑起了镇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繁荣发展,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也塑造了今日的大爱镇江。
但是在如今让人焦虑的生活压力之下,为了生存,有些人开始追求短期的利益。生命的质感,如果被金钱与物欲格式化,就失去了人文的温暖与从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孤独将成为一种常态,寻找不到心灵的归宿。当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被功利来定义,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就只剩下趋利避害,这个民族也将会变成一盘散沙。中华民族是一个守道义的民族,正因为此,才能绵延至今。
西津渡有千秋的辉煌,如今辉煌的过往已化作浓浓的人间烟火。当我们再一次走进西津渡,走到义渡局的门口,仿佛又听见历史深处传来了船工的号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