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
第10版:金色田野

袁玉兴:跟着效益走的“新农人”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尤恒

“今年,我种了900多亩地,大面积收割已开始了好几天,就是为了抢早,给麦子种植留下充分的‘茬口’时间。”10月26日,丹阳市访仙镇的袁玉兴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袁玉兴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着。特意选种的早熟品种,让他先于不少农户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

说起种粮收益,袁玉兴有着自己的一本账,“2009年以前,我是个农机服务手,每年赚的钱,只够家里的正常开支;遇到稍差的年景,都有些不够。”袁玉兴笑着说,当时一个安徽同行给他支招,自己种地,赚的比农机服务多得多。

说干就干。当年,袁玉兴就定下了承包地种粮的目标,但出于谨慎,他只承包了45亩地。正是这次练手,让他对种粮很感兴趣。“第一年,我一亩地就赚到了近1000元,加上农机服务,收入一下子翻了一番,这让我信心满满,也认定了种粮就是好路子。”

从45亩到第二年的150亩,再到第三年的190亩,每年,袁玉兴都要想办法将自家的种植面积扩大几十亩。2021年,他更是新增了300亩种植面积,将自家的粮田版图扩大至近千亩。“每次别人问我为什么年年扩大面积,我都会告诉他,种田是个好路子,能赚钱。”

随着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如何稳定种粮效益,是袁玉兴不断思考的问题。“一开始种地,人工、农资、田租各方面价格都很便宜,而现在这些方面的价格都在涨。如何精细化管理支出,才是稳定收入的关键。”袁玉兴算了笔账,从2009年到2021年的12年间,人工工资从每天30元上涨到150元还“一人难求”,肥料从1000元/吨到5000元/吨还呈现上涨趋势,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做到每一笔开支都用在“刀刃上”“要紧处”,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做到节流只是稳定收益的第一步,机器换人才是开源的良方。袁玉兴笑着说,自己最初就是做农机服务的,对于机械化这一发展趋势看得很清楚,所以在最开始,农机化就是他种粮思考的“优先级”。12年来,他从一台中型拖拉机、一台插秧机、一台植保机及多台配套设备,发展至今已经拥有3台中型拖拉机、2台插秧机、2台植保机、1台无人机等。“无人植保机装一次农药,喷洒十多亩田只需5分钟,一亩田的成本只需几十块钱,便宜。”

除了“机械优先”,科学种植理念也在袁玉兴的脑海中逐渐增强。“今年,使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农田已超300亩。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机插秧作业的同时,将肥料精准打入秧穴内,实现一次作业两次收效,极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在做好农场发展的同时,袁玉兴还积极回馈社会。今年4月,他将2500公斤优质大米送到了访仙镇政府,作为该镇97户低保户家庭和127位分散五保户的慰问品,体现了社会担当。

今年,袁玉兴家庭农场入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高兴之余,袁玉兴对农场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他表示,将继续在农机上大力投入,准备投入50多万元建一个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烘干库房,实现种粮的全流程机械化,将自家的农场发展得更好,在家乡的土地上展示新农人的风采。

2022-10-27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20578.html 1 3 袁玉兴:跟着效益走的“新农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