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浩
本报通讯员 匡元江
农机具从50马力到200马力、从粗放播种到精耕细作、从背负式植保机到大江T40无人机植保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从年销售额10万元到现在的1000多万元…… 第一次见到王陈斌,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位个子不高、黝黑清瘦、说话腼腆的28岁小伙儿,已是镇江耕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神农氏(镇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退役后,他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带领着一批退役军人创业致富,成为丹徒区远近闻名的“大豆王子”。三年的军旅生涯,让他褪去了稚嫩,积聚了军人特有的刚毅、敢闯、自信和担当,他也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
脱下戎装志不改
这几天,阳光炽热,在丹徒区世业镇东大坝村,王陈斌和哥哥王兵兵正操作着改良后的无人机在大豆田里试飞。
聊起为何选择将种田作为人生事业时,王陈斌道出了心声。原来,十多年前,王陈斌的父母带着他们兄弟二人从安徽老家来到世业洲东大坝村,靠着承包农田种植大豆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看到父母起早贪黑地撑起这个家,兄弟俩非常心疼,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挑起家庭的重任。2018年,是王陈斌参军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在这一年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如果继续留在部队,他将从普通士兵转为中级士官。“但每每想起满头白发的父母还在地里辛苦劳作,心里真不是滋味……”王陈斌郑重思考后,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回家陪父母种田。“我要挑起这个家的担子!”
敢闯敢拼敢担当
种地收入不高,起早贪黑还不一定有回报……父母深知种田的苦,反对王陈斌的决定,但拗不过他的坚持。创业初期,王陈斌拿到了87亩地,和王兵兵尝试用新型技术种植非转基因大豆。
凌晨3点半至早上8点、傍晚5点至晚上11点,是除草除虫的最佳时间段。兄弟俩经常黑白颠倒忙碌在田里。可实现“田园梦”并非易事,作为门外汉,仅靠代代相传的种植经验,远远达不到预期。为了让田间地头的管理更科学、更精确,王陈斌不是“泡”在田里,就是上网查阅资料、请教专家——那段时间,仅购买相关书籍就花费了上万元;但凡哪里有关于农技的培训,也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2019年6月,丹徒区农委科教科工作人员下乡调研时,发现这两个具有实干精神的小伙子。自此,王陈斌兄弟二人作为区“新农人”重点培养对象,经常被邀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优秀的农业经营主体一起学习交流,更加坚定了兄弟俩的信心。
也正是这一年,渴望系统学习农业知识的王陈斌,正好赶上了全国高职扩招政策,涵盖退役军人类别。通过复习考试,他顺利考上了安徽农业大学。大学期间,王陈斌把农田里的问题带到学校,再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田间地头,理论加实践不断地完善,让他对大豆种植有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正常情况下,种植大豆的亩产量不超过320斤,但是我们的平均亩产量最高峰能达到530多斤。”王陈斌自豪地说。
致富不忘富乡邻
为了改变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模式,王陈斌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成天扑在田里,成了“玩转”改良新农具的行家里手。通过多次实践,他掌握了丘陵地区农机具作业的缺陷,摸索出一套大豆高产管理技术和现代农机具改良经验,并于今年1月正式向国家申请专利。
“我出生在安徽,成长在镇江。来到这里后,我们一家人得到了政府和乡邻的很多关心和帮助。现在,我也应该带动大家一起致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陈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出租金的方式,他将村民抛荒的田地重新利用,综合应用农艺与农机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此外,他还雇了部分农户参加土地托管,向他们传授大豆高产技术。如今,王陈斌的现代化农业项目累计完成黄豆全程机械化作业6万亩,为当地群众增收400多万元。
2022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几年的攻关方向,要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此前,王陈斌和王兵兵发明了一种“不挂壁的油瓶子”,已于2021年获得国家专利。“这就是中国的油瓶子,接下来我们要为装更多的中国油而不懈努力!”未来,王陈斌计划以大豆为切入点,利用“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大豆的种植过程、生产过程和大豆油的加工过程,带动世业洲其他的农业主体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