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8日
第05版:要闻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擦亮文明底色 扛起先行担当

本报记者 朱浩

本报通讯员 渠亚楠

文明是城市的幸福底色,是单位的发展灵魂。今年以来,我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自觉履行省级文明单位社会责任,全体公路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同心协力、砥砺奋进,坚决扛起公路交通先行的使命担当,为公路全方位发展擦亮文明底色,让公路赞歌在镇江大地上传唱。

“红色哨卫”扛起防疫“硬核”担当

“您别激动,先把具体情况跟我说一下。现在政策调整,请多多配合。”日前,在镇江火车站南广场防疫查验点,公路志愿者正在对不理解、闹情绪的旅客进行政策宣传和耐心劝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公路党员干群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三次应召出征抗疫一线,坚守沪蓉高速镇江出口、镇江火车站南广场,守好城市“大门”。

面对火车站南广场进、出口“双向”查验压力,公路党员、青年志愿者主动放弃休息,按照三班方式运转,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1点,认真做好“双码”核验、信息登记、文明导乘等工作,还创新推出“三快”工作法,实现旅客出站“快登、快传、快通”,减少人员聚集,提高通行效率,筑牢城市安全第一道防线。

考虑到防疫形势下旅客的特殊需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成立党员突击队,关心关爱过往旅客。通过帮助他们购买车票、为患病入镇旅客和聋哑旅客开辟“绿色通道”等便民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队伍,冲得上一线”。

“文明卫士”守护城市安全文明

本着“真心养护、真诚服务”的理念,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聚焦“镇·养护”品牌,高标准打造群众满意的出行环境,为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注入动力。截至目前,已对全市15条国省道573公里路段开展环境整治,打造生态优美的靓丽走廊。

为了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公路通行环境,市公路部门及时对城市进出口的国省道开展路面病害维修、绿化修剪、桥梁栏杆出新、防撞护栏更换、标线出新等工作,全面提升公路出行品质。面对极端天气,市公路部门闻讯而动,在冰雪灾害天气,市公路部门强化措施,加大养护力度,做好应急除雪工作,有效降低恶劣天气对公路通行的不利影响;在汛期来临前,积极开展排水管网清淤与疏浚工作,对路肩的蒿草、遮挡标识及影响行车视距的绿化集中进行修剪,公路人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默默守护着全市人民的“康庄大道”,为群众安全畅通出行保驾护航。

“开路先锋”提升公路承载服务能力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行走在宽敞美丽的扬中三栏线,红蓝黄绿交相辉映,男女老少在村里开心游玩,沿途生态文化景观与秀美村庄和谐共生,视线所及之处皆是五彩斑斓的景致,处处洋溢着幸福和美满。这是全市“四好农村路”成功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迈出了新步伐。丹阳市、扬中市相继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句容市、丹徒区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达标县。打造“镜彩农路·丹凤朝阳”“句容福道”“太平路·扬中行”“丹心通途”一批农路品牌,创成一批省级“美丽农村路”“平安放心路”和“水韵江苏”最美乡村桥。在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宁看来,这是我市打造“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品牌集群的积极成效,“全市逐步形成了‘产业沿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活、产业推动农民富’的发展趋势,为公路沿线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四好农村路”在全市广袤的乡村蜿蜒延伸,畅通了乡村“血脉”,见证了乡村蝶变,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033公里,改造农桥166座,实现通行政村双车道四级路达100%。

王宁表示,下一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以“党旗‘镇’红 公路先锋”工程为抓手,开展党建领路、书记领责、党员领跑、业务领先“四领工程”,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大力推动融合发展,发挥党建融合助推作用,推动全市农路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2-10-18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19467.html 1 3 擦亮文明底色 扛起先行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