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尤恒
“轰轰轰……”10月12日,远在安徽六安的大片农田里,两台收割机飞快地来回作业,其中一台收割机的驾驶员张模进干劲十足,虽说收的不是自家的田,但丰收的喜悦也让他感同身受。
今年39岁的张模进,是丹阳市吕城镇丰收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也是个干了10年的“老农”。自今年8月份忙完400多亩农田的植保工作后,他就和朋友一道,两对夫妻两台收割机,开启了首次“跨境服务”之旅。一晃时间已过去两个月,他们一路从四川、重庆到陕西,再到湖北,9月底以来一直在安徽六安附近忙碌。
张模进告诉记者,虽说今年是第一次“跨区作业”,但驾驶农机他早已是“老把式”了。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我老家是盐城的,上小学时,父亲就在丹阳包地种粮,到了2005年,父亲把一家人的户口都迁到丹阳,可以说,丹阳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张模进笑着说,男孩子对机械始终抱有很大的兴趣,加上家里长期种粮,他每年都要下田帮忙,早早就接触到了农机,开收割机对他来说早已驾轻就熟。
“其实,一开始我也有些逃避种田,觉得辛苦,一直在外打工。但看着父母忙碌的背影,我还是于心不忍,在2012年回到了家里,正式开启了务农生活。”张模进说,最初选择种粮,也是那时候种粮效益好,一家人一年忙下来的收入比城里人高多了,也是越忙越有劲。但随着种粮科技化水平的提高,学历不高的父母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种粮模式,农场的担子在2017年正式转到了他的肩上。
“那时候,我们家就十分注重农机的使用,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和植保机全部到位,甚至烘干机在2017年底就达到了20台。”张模进笑着说,没想到的是,2018年初的那场大雪,让他损失惨重。“那场大雪直接压趴了我的烘干机棚,烘干机损坏了5-6台,加上机库的损毁,直接损失超200万元。由于没有保险,这让之前五六年的辛苦打了水漂。”
虽然损失较大,但张模进坚持农机先行的理念从未动摇。重建机库,整修烘干机,他将未损坏的烘干机整合后,再次投入使用。但对于粮食种植,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过去我都种植粳米,主要以南粳系列为主,但过晚的收割时间和起伏不定的收购价格,让我不但将种植面积从1000多亩压缩至400多亩,还将种植品种进行了更换。”
从2021年起,张模进的农田里只种上了一种水稻——糯稻。“糯稻收割早,一般在10月中下旬就可收割,比普通粳米收割时间早至少1周。同时糯稻价格高,需求量大,不愁销是我最看重的地方。当然,还得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安全的防治药剂,才能种出优质的糯稻,卖出好价钱。”
今年,平均2.86元/公斤的售价和亩均400公斤的产量,让他在小麦一季比2021年增收十多万元,这让张模进对粮食种植信心满满。再有半个月不到,他种植的400多亩糯稻即将收割,这也是他在外服务时干劲十足的“内因”。“忙完这两天,我就准备回家了,家里的糯稻丰收在即,我心里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