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辉 佘记其
本报通讯员 孙钧慧
“丹阳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44家,占镇江市的28.4%;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73家、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5家、‘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5家、创新型企业主板上市9家。去年丹阳还成功获得首批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称号,被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地区……”
喜讯不断,春风扑面,丹阳谱写了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新篇章。
丹阳科技工作的可喜成绩,得益于丹阳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得益于丹阳市科技局局长王小南的忠于职守、勇于担当。
今年57岁的王小南,2003年进入丹阳市科技局工作。近20年来,他始终把“为丹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做点贡献”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仅成了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眼中“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更成为助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
长期以来,丹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基础应用研究资源匮乏,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王小南认识到,只有在科技创新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基础性的支撑作用、科研院所应用性的引领作用和企业产业化的主体性作用,实现政、产、学、研、金的有机结合,才能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才能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此,王小南带领丹阳科技局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用自身优势,外引内联、纵横结合,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紧密合作。
“一回生二回熟,拜访一次不成功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在和王小南交谈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字眼,除了科技、创新,更多的是务实和真诚。王小南直言,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做的是解决现有发展瓶颈、事关未来产业转型的大事,“因此,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有为科技企业服务的理念,更要秉持谦逊、诚挚的态度,真正地走进大院大所、贴近专家教授。”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这既是王小南对丹阳科技局工作人员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鞭策。2010年以来,丹阳先后聘请了80多名专家学者担任丹阳科技产业高级顾问,其中与丹阳产业相关的院士就达28位,为推动丹阳企业瞄准前沿技术、融入国家战略、催生重大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助力。其中,在丹阳落地的钱清泉院士团队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套)高铁自动检测装备,累计销售已达3.5亿元;程凯教授团队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套)渐进多焦点镜片超精密加工装备,并获评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第一名;作为我国食用菌领域的顶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已与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结缘”13年。目前,清华、北大等100多家国内知名院校都与丹阳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管理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效益。具体工作中,王小南还紧抓本地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园区和特色产业载体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等方面,并结出累累硕果。
为系统谋划“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王小南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科技创新规划研讨,对接省科技厅、省科技情报所等上级资源,采取1个总规划和7个子规划的“1+7”模式,发布了《丹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并在现有科技政策体系基础上,围绕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目标,依据省、市科技政策的最新要求,将丹阳科技政策进行整合,出台了《关于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丹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细则》《丹阳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标志着“十四五”新时期“3+N”的科技新政体系正式形成。
同时,丹阳市科技局进一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持续进行培育奖励,推动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共组织187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镇江总申报数的24.44%;82家企业进入高企培育库;507家企业获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均位于镇江各区(县)第一。2021年,丹阳科技型企业鱼跃医疗获得首届江苏省创新发展企业奖,同力日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江苏富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入选2021年江苏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汇天机电、新航合金、拓海煤矿机械三家公司入选2021年江苏“瞪羚”企业,慧创医疗获得2022年第七届创客中国江苏决赛一等奖。
在王小南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近年来丹阳市科技局获得的荣誉: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政府表彰为首届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单位(集体),被省科技厅表彰为全省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而王小南本人,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工作先进个人”“镇江市跨越发展突出贡献者”等荣誉,连续三年被评为丹阳市“严实和谐好干部”,2019年被省委、省政府联合授予了“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