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0年是丹徒区宝堰镇高质量发展的10年。
一串串数字是发展的印记,一次次荣誉是对前行的奖赏。
特别是2020年,宝堰跑出了近年来发展的最快速度,
获得了镇江市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奖、丹徒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成绩和荣誉已成历史,宝堰将继续努力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高质量发展勇创佳绩
发展是硬道理,而项目是发展的关键。
去年,宝堰镇新签约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限额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16.63亿元。2021年,全镇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49%;制造业投资4383万元,同比增长469%。今年上半年,宝堰镇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个,限额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3.4亿元。
“十三五”期间,宝堰镇共实施重点产业项目13个。其中,总投资3亿元的丹徒区重点嘉园牧业生猪养殖项目成功投产,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出栏商品猪5万头,常年存栏生猪4万头;总投资1.2亿元的市重点大成渔业项目,拥有控温养殖温室101座约计7万平方米,甲鱼年销售量约1500吨,年销售额约5000万元;总投资3.18亿元的区重点鑫能光伏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7009万千瓦时。
与此同时,宝堰镇还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0年末,全镇高标准农田面积达3万亩,成功创建镇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镇;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34万亩、省级绿色防控试验区1000亩。
2020年,宝堰镇在38个涉农乡镇高质量考核中前进8名,荣获镇江市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奖,也在历史上第一次取得了全区综合考核一等次。
发展永无止境,前行永远在路上。“十四五”期间,宝堰镇将准确把握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机遇、南京都市圈建设的中机遇,茅山地区大发展的小机遇,按照“生态+创新+产业”模式,协同推进全镇一、二、三产转型升级,做好“融合”文章,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十三五”期间,宝堰镇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蓝天保卫战”等专项行动,截至2020年,该镇实施停产限产企业4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1家。通济河宝堰桥省控断面及通济河后亭桥市控断面的水质达标率达100%。
推进垃圾分类处置也是宝堰镇的重点工作。“十三五“期间,全镇建成垃圾分类收集亭39组,新建分类垃圾收集站4座。与此同时还完成老通济河及5条镇级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清淤河道14.3公里,土方清淤量22.8万立方米。治理村级河道5.4公里,土方清淤量13.25万立方米,治理塘坝512座。2018年宝堰镇被江苏省环保厅认定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并成功实施了全市唯一的省级重点及特色镇发展项目——镇中路外立面改造。此外,宝堰镇还全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完成2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EPC+ 运维”工程。S265省道宝堰段7.9公里全线施工,完成碳古线、行宝线、镇阳路等道路建设,提档升级农路50.29公里。
栽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宝堰美食声名远扬,现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丹徒美食节、五届宝堰美食节。今年以来,宝堰镇持续推进“大宝堰福”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延展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宝堰农产品更加体面、更有价值的走出去。同时加强与丹徒云上供销、华秀食品合作,进一步升级产品包装并推出“宝堰干拌面”2.0版,切实让宝堰特色美食“飞入寻常百姓家”。
生态宜居,将是宝堰复兴的长期理念。“十四五“期间,宝堰镇将继续加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巩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延茅路、镇荣公路、S265省道沿路两侧绿化和卫生环境,每年沿路打造1-2个美丽村庄,让旅客能够在沿途领略南乡田园风光。同时,宝堰镇还将结合老通济河环保整改销号工作,整合各条线资源,打造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文化广场和“老通济河风光带”。
宝堰镇还将做大做响“宝堰美食生活节”品牌,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和茅山周边乡镇实现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不断扩大宝堰乡村旅游影响力,闯出一条宝堰发展的新路。
凝聚奋进力量 共建幸福家园
“十三五“期间,宝堰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抓手,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各类工程,扎实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底,实现140户建档立卡户共280人、5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18元,较2015年增长了58.6%。
同时,宝堰镇还结合镇江市“新达标”工程和帮扶部门的资金扶持,建设完成了1.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每年给5个贫困村带来90万元村集体收益。全镇六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建立退役军人事务服务站,实现行政村退役军人工作服务站全覆盖;文化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实现行政村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
宝堰复兴,人才是基石。“十四五”期间,宝堰镇将积极响应镇江人才“镇兴”计划,编制《“新宝堰人”来宝就业九条》《打造宝堰“堰南飞”精准服务品牌实施方案》,吸引宝堰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通过上联涉农院校,下联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培养一批符合新时代标准的新型职业农民。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宝堰镇坚决把善用新思想的干部放到支部书记岗位上去锻炼,注重在本科毕业生、党员群众、退伍军人中招聘选拔村委会工作人员,形成“2345”(20岁、30岁、40岁、50岁)都有的村干部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