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5日
第02版:要闻

推行“345”工作法,打造四大服务品牌

丹徒区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

本报记者 朱秋霞

本报通讯员 陈彩姣 孙文

近日,省民政厅公布了“2021年度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项目,丹徒区“打造345‘益家乐爱’社区治理服务体系项目”入选。

2020年以来,丹徒区民政局探索打造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示范点——丹盛社区345“益家乐爱”社区治理服务体系,通过“345”工作法,积极打造创业就业、红色物业、尊老爱老、关爱无间的活力社区,探索新形势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丹徒方案”。

“345”工作法助推活力社区建设

王先生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自其父亲因病卧床后,他就因无法正常参加工作而失去了收入来源。丹徒区宜城街道丹盛社区了解到他的情况后,联合社区“益·联盟”商户多次送来慰问金以及生活必需品。

“345”工作法中,“3”是指“三联”,即联商户、联党群、联楼栋;“4”是指“四定”,即定方向、定人员、定模式、定期限;“5”是指“五大行动”即小区健康行、群众议事行、公益活动行、群团组织行、党员先锋行。

以“三联”为纽带,打造熟人社区,实现党群、商户、居民相融合,是“345”工作法实施的基础。丹盛社区商户多,“益·联盟”公益商家联盟应运而生。通过“益·联盟”志愿服务队进行义卖,所得资金采买物资给辖区困难群体送温暖,同时结对帮扶特殊人群。王先生就是受益者之一。

同时,社区以试点小区为样板,按照“党建引领、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的思路,全面构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小区”“党员中心户+楼栋”“党员+群众”的管理网络,培养骨干居民志愿者队伍。

在“三联”“四定”基础上,社区以“五大行动”为落脚点,开展义诊活动、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健身广场升级改造、楼道出新等多项社区治理服务。

“益家乐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通过“345”工作法的灵活运用,社区逐步形成了“益·联盟”“家·文化”“乐·生活”“爱·无间”四大服务品牌,“益家乐爱”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社区党总支横向联合宜城科创园党支部、丹徒区残疾人联合会党支部、丹徒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总党支等建立党建共联共建关系,纵向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商圈党支部—党员经营户”四级组织架构,将商圈党建、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三网融合”。

目前,社区已与辖区宝龙城市广场、宜城科创园、番茄田艺术等首期51家联盟商户建立了联盟共建关系。联盟向各有关单位推介了17名失业人员再就业,有效化解了15起商户经营纠纷,开展创新创业帮扶、扶贫帮困等相关公益活动13次。

丹盛社区辖区内共分布11个小区、3家商业广场、5座商务楼宇,涉及9家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党总支通过创建“红色物业”打造“家·文化”服务品牌。向辖区新城茗苑小区和芳草园小区物业公司派驻党建指导员,助力物业公司实现民心管理、向心服务;在新城茗苑小区成立“楼栋长志愿服务队”,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等行动,受到居民点赞。

2021年,社区先后成立了“乐·生活”青年健身队、“乐·夕阳”老年人舞蹈队、“乐·美丽”老年人旗袍模特队等5个群团组织,打造“乐·生活”服务品牌,极大丰富了社区居民们的退休生活。

面对辖区内孤寡老人、重残对象、困难家庭、矫正人员等特殊服务对象,社区实行“网格员+党员志愿者”责任包干制,打造“爱·无间”服务品牌,定期走访,用心关爱,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通过与“益·联盟”品牌的共建共联,带动商圈商户与社区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对于不同特殊服务对象,社区还开展一系列关爱活动,例如60岁以上老年人全年免费理发、免费义诊等,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09-25 推行“345”工作法,打造四大服务品牌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16889.html 1 3 丹徒区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