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 滕庆海
每天上午8点半,81岁的郭守权都会准时来到句容市堤坝白蚁防治中心研究室,开始堤坝白蚁防治研究。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有关白蚁的书籍和资料,以及多年的研究分析数据记录。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近年来在堤坝白蚁防治第三代灭蚁药的研制中仍有所建树。
“这辈子认定白蚁防治”
上世纪60年代初期,郭守权来到句容李塔水库溢洪道拓宽工程工作。一次,李塔水库发生管涌险情,工作人员在加固开挖漏水洞时发现,是白蚁蚁道穿通大坝导致的险情,这样的情况当时在省内属首次发生,之后多地发生类似险情。目睹白蚁危害的郭守权积极报名参加白蚁防治工作,用他的话说,“这辈子认定白蚁防治了”。
那时候灭白蚁用的都是压烟熏杀的传统方法,需要在坝上开挖两三条1米左右的沟渠,从沟渠里找寻蚁道。李塔水库进行灭蚁工作时,郭守权总会从旁协助灭蚁工作人员,次数多了,他慢慢地掌握了压烟熏杀的奥妙,弄清了白蚁的习性以及应对方法。实践中,只要发现白蚁,他都能准确断定蚁巢在地下的位置及形状大小。从这时起,郭守权开始尝试自己做灭蚁烟剂,在运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成功之路来自于坚持”
在实践过程中,郭守权发现压烟熏杀的灭蚁方法存在损坏堤坝整体结构、灭治容易死灰复燃等缺陷。1985年,他开始思考是不是要用药物来替代传统灭蚁。受南京市堤坝白蚁防治研究所采用蜂蜜-5灭蚁灵拌和灭杀的启发,郭守权经过数百次的配方调整和试投,成功研制了第一代诱饵剂JSSO-Ⅰ型、Ⅱ型,在使用方法上不仅方便、省工省钱,而且效果明显。
1988年,该诱饵剂开始在全省推广应用。同时,水利部将该项技术作为“九五”科技成果向全国推广,中科院将该技术作为向越南输出的三大科技成果之一,该技术获得江苏省推广应用二等奖、镇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本人获得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成为行业权威。他说,他的成功来自于勤奋与坚持。
2001年,已经60岁的郭守权发现灭蚁药物的主药剂灭蚁灵不溶于水,有严重残留,危害人畜安全,不符合环保要求,白蚁防治出现无药可用的局面。当时药物研制很着急,郭守权匆忙开始了他的第二次研制之路,经过两年多时间,成功研发出一款用吡虫啉为主药剂配制的第二代灭蚁药物——蚁克星。该药对白蚁有灭杀效果,药效时间短,暂时解了无药可用的燃眉之急。
“择一业成一事终一生”
2018年,77岁的郭守权受邀回到白蚁药物研究一线,为研究第三代白蚁防治的替代药物奉献余热。
多年来,郭守权从中药医治人畜腹中虫害中受到启发,构思出了用中草药配制灭蚁药物的方法。此次研发在全市设立5个试验区、8个试验段进行试投,郭守权每10天到现场检查一次,根据检查情况对中药材及配方进行数次调整,并对药物灭杀白蚁的效果进行开挖验证。经过多次中药配方试验,2019年,第三代药物研发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试验表明,替代药物的各项指标已满足要求。目前,药物已经申报省水利科技项目,等待今年底省专家的验收。
三十余载初心不改,坚持研制蚁药防治,如今他仍奔走在防蚁一线。“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择一业成一事终一生。”郭守权兑现着他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