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徐晨晨 郁南 本报记者 孙晨飞
十年,是润州奋进的时间坐标;十年,是润州发展的时间半径。徐徐展开润州高质量发展的“十年画卷”,欢腾的画面仍在眼前,惠民的乐声犹在耳畔,振奋的瞬间令人难忘!
2012年,九润、常发广场营业,城际广场中央商务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2013年,全面启动旧城区城中村改造。2014年,创成镇江高新区,成为国务院当年批准升格国家级的唯一高新区。2015年,创成首批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2016年,西南片区生态环境整治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关停污染企业41家。2017年,创建全省现代民政示范区。2018年,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2019年,投入资金1.05亿元,全面完成渔民退捕任务。2020年,官塘创新社区管委会正式成立,“镇江南大门”建设开启崭新篇章。2021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江苏冬云成为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江苏鼎峰、镇江新创跻身省“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名单。2022年,创成“江苏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十年春华秋实,一路繁花绽放。过去的十年,在润州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是抢抓重大机遇、经受重大考验、实现重大发展的十年,也是“思路一变天地宽”“众人拾柴火焰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十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润州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全区干群,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坚定坚决守牢疫情防控防线,重质重效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全域全景优化城市面貌,用情用力增进民生幸福指数,有力有效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在实施“ 双轮驱动 ”筑造“ 四个主城 ”,向着现代化一流主城区的赛道上激情奔跑。
突出城市经济 展现活力新润州
这十年,发展动能强劲有力。在2017年区划调整后,润州谋定而动、志在未来,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城市经济这条主线,撸起袖子“二次创业”,经济发展的质效不断提升。重大项目和创新要素驱动作用愈加显著;建成移动物联网中心、联想·星云镇江创新中心、东大校友经济产业园等创新研发类载体;优质金融企业加速集聚,南京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等6个市级分行落户润州。
2021年9月30日,官塘创新社区核心区城市设计获市政府批准并对外公布,重点片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市委书记马明龙亲自推介。当前,依托优质项目,跑入全新赛道,找准细分赛道,跑出全新速度,引来阿里云创新中心暨和润数字产业园、东南大学校友经济产业园、联东官塘创新港、西理(镇江)智造园等一批优质项目,创新社区正围绕“1+2+6”的产业体系规划,向着“总部经济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山水花园名城样板区”发展定位加速奔跑。数字经济引领区轮廓初现,借助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官塘创新社区夯实大数据与云计算发展基石,抓住阿里云智慧城市建设机会,从政府云计算服务逐步拓展到其他行业云服务。同时,该创新社区从阿里的强集聚生态企业出发,深度挖掘本地产业资源,打造全渠道新零售服务的示范样板。
这十年,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二次创业”成效明显,2018年以来,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双创计划”2018年实现“零”的突破,2021年完成率300%、跃居全市第一;市“金山英才”计划入选占比始终保持全市第一方阵,跑出了创新发展的“加速度”;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有突破,2017年到2021年创成3家省级众创空间,分别为联想星云镇江创新中心、易沃客创意空间和镇江数字技术创新中心;技术交易额实现质的飞越,2017年技术交易额1000万元,2021年达到4.4亿元;开展与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江苏大学等高校对接,成功引入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镇江中心落户。
这十年,发展环境实现持续优化。制定并持续修订完善产业政策“29条”,累计兑现扶持资金1.3亿元。用心打造“润州最滋润”营商环境品牌,积极开展各类暖企活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暖企稳岗政策;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全市首创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办理,实现100%“不见面”;2017年-2021年,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8.08%。
2018年—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273.69亿元;服务业占比从2012年的57.22%提升至2021年的83.4%,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提升生态颜值 擘画美丽新润州
这十年,润州更加宜游。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终期验收,首届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成功举办,连续开展“家在润州 请到我家来做客”“润州请您来读书”等系列活动;持续办好“润州明月夜”“西津大市”等一批集文化展示、文旅消费于一体的品牌活动;举办“高骊山旅游文化节”,发展“体育+旅游”;强化科技赋能,推出“云游三山”“网上博物馆”项目,打造数字化旅游消费内容;大力扶持24小时书店、电竞公寓等新兴业态;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文旅消费试点单位,西津渡中央休闲区被评为 “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这十年,润州更加宜居。朱方路98号、102号,十八进片区两个居住区获评“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称号;实现全区道路、街巷、村庄等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形成“干、查、督”闭合循环体系,206个居民生活小区全部完成垃圾分类基础设施设置工作,让城市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区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类占比为100%,总体水质居于全省前列。
这十年,润州更加宜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建成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1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青年就业见习基地33家;创成省级创业示范基地4家,获批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34个,金山街道西津古渡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稳步推进“失水渔民”安置工作,发起成立“网后渔生”关爱基金,2021年在全市率先开发29个护渔员、残疾人管理员公益性岗位。
筑牢民生之本 书写幸福新润州
这十年,红色堡垒更加坚强。“红色形象体系”建设、“三聚三提五创”活动、“三结三定”共驻共建、“大党建·微治理”形成特色亮点;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强了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在全国首创城市基层全域党建,“全域党建引领基层善治”获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三次登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讲堂;实施“大党建·微治理”,2020年,293个网格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12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下沉网格常态开展志愿服务;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关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六项举措、领导干部 360°适岗评价办法,全面夯实队伍之基;高质量完成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在全市首次政治生态监测评估中名列第一,全面从严治党满意度持续提升。
这十年,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位居全市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7%、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入选《民生周刊》“2020年民生示范工程”;创成首批省社区教育示范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6%,省、市优质园覆盖率达90%,义务教育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全省领先;建成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创成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现中医馆建设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为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标准,被国家卫健委列为签约服务推广模式之一。
这十年,基层治理愈发完善。润州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网格化联动指挥中心,科学划分治理网格293个;实现社区警务与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警网一体化运行;扎实推进普法宣传,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全力推进村(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和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润州,在风雷激荡中挺立潮头,在勇毅笃行中写就华章。全区上下正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落到实处,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实干实绩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