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良龙 冒鹏飞
镇江有多少房屋建筑?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这些建筑的承灾能力如何?从市住建局传出消息,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工作近日完成,由此我市城镇、农村房屋的“家底”摸清。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筹划搭建市级既有建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推进普查数据成果的转化应用。
灾害普查
房屋建筑家底摸清
点开“房屋建筑调查”栏目,可以查看全市房屋建筑分布情况,点击任一代表建筑轮廓的图形,可查询该建筑的房屋类别、建筑地址、所在街道社区、建筑名称等基本信息,建造时间、结构类型、建筑用途等建筑信息,是否采用减隔震、是否进行过改造、是否进行过抗震加固等设防信息和使用情况信息,以及建筑的1-3张现场照片。在市房屋安全和抗震技术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打开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对我市录入的房屋建筑调查登记信息进行了演示。
工作人员介绍,系统还具有统计分析功能,比如,可查询我市任一行政区域内城镇或农村房屋建筑中的住宅、非住宅的数量、面积及占比,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不同结构类型的数量、面积和占比,以及建筑年代、建筑用途、是否抗震加固等汇总信息。
市房屋安全和抗震技术指导中心主任轩元告诉记者,经过前段时间各级部门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由市住建局牵头组织实施的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市政设施调查工作,在此次普查标准时点(2020年12月31日)共调查房屋建筑1382797栋,其中城镇房屋268389栋,建筑面积30903.446万平方米;农村房屋1114408栋,建筑面积11172.2834万平方米。市政道路1235条,总里程1429.5公里。市政桥梁713座,总里程41.77公里。这些调查数据已全部汇总至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中,并通过了市、省、部三级核查,正由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办组织进一步数据分析。
成果运用
每栋房屋都将赋码
通过开展第一次房屋建筑大普查,住建部门对全市房屋建筑、市政道路桥梁等基本信息有了全面掌握和了解。如何实现普查成果的留存和使用?记者了解到,为顺应新时期镇江住建行业发展的要求,经与省住建厅沟通,我市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房普”综合信息应用方案的研究制定。市住建部门也已同规划部门、公安部门、市大数据局进行多次分析和研判。
轩元透露,规划部门每年有定期的地理信息更新,公安部门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全市房屋建筑的标准地址库。在筹建的市级既有建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暂定名)上,有了准确的房屋地理信息,有了房屋建筑的标准地址库,再加上通过此次调查已经获得的数据,就可在一张地图上把每栋房屋的信息标注清楚,可设想每栋房子对应一个二维码,实现房屋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乃至可视化,可方便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更快地获取所需目标数据,快速做出决策。这将为今后的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城市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际上,此次调查的房屋建筑基本信息已为我市自5月初开展的自建房等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提供了一些数据支撑。”轩元展望说,平台建成后,将把有关房屋的安全管理纳入其中,今后个人在房屋买卖、房屋使用经营方面都可及时查询到相关房屋的信息。比如,将房屋乱拆乱改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记录后,买卖、出租房屋时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出让出租,可有效保护市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筹建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还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不仅规划、公安、工商等行业管理部门可对现有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和管理,还可下放到每个板块乃至每个街道乡镇进行运用,从而提升对辖区内房屋建筑、市政设施的日常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