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健力宝镇江有限公司,车间内多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该公司承压前行,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进科技与工艺质量、生产成本高效对接,实现降本增效。截至6月底,公司实现销售量同比增长7%,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的“双增长”。
稳中见韧,逆势飞扬。健力宝镇江有限公司锚定目标,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加压奋进,始终保持“在线”状态,是当前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众多企业的缩影。今年以来,高新园以时不我待之功、久久为功之力,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防控、产业复苏、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展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为全区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建为魂,凝聚发展强磁场
作为丹徒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主战场,高新园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谋划、互促进,实现了园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在打造党建特色上当示范。进一步完善党员服务日、党工委领导挂钩网格、一线破解难题、定期督查协调等机制,促进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深度融合,抓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对园区快递行业的企业党员进行摸排并选派党建指导员,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加快非公企业党建品牌打造,在全覆盖的基础上,抓规范、促提升,重点培育燃气热电、艾力升等一批四星级党支部,力争新增1个五星级党支部和1个五星标杆党支部。
在从严治党上下功夫,制定园区“两个责任”清单,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结合“七一”党建活动,以“五个一”为抓手,扎实开展各基层支部廉洁文化活动;加强对园区防疫工作监督检查,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四风”问题,持续纠治“四风”;开展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项目为先,跑出发展“加速度”
项目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只有抓住了项目,才能抓住发展的“牛鼻子”。高新园始终牢固树立“天天抓项目、月月上项目、年年成项目”的意识,紧盯今年31个市、区重点产业项目和“双百计划”项目,按照既定的时间表、任务书,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确保项目建设“日日有进展、月月有变化”。
项目招引持续发力。围绕园区高端装备制造、高性能特种材料、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做好精准招商。1-6月份,已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7个,在手在谈项目14个。其中,联东U谷·科技企业港签约项目总投资12亿元。通过精准招商,内外联动,园区存量资源盘活取得了一定成效,预计可盘活闲置土地约120亩、闲置厂房约1.6万平方米。
重点工程加速推进。备受群众关注的安置房景泉印象二期进入扫尾阶段,正在完善雨污水管网等室外配套,预计年底竣工交付;光明景园一期28号楼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墙面施工和配套设施安装,预计8月份竣工;盛丹路西延、龙山路东延道路勘察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333”污水管网工程5处管网均在加紧施工改造中。
工作围着项目干,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随着项目转。高新园切实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气魄打好“项目大会战”,主要领导亲自研究谋划、协调推进项目,示范带动全体干部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展身手、见真章、论英雄。数据显示,今年排定的重点产业项目31个,年度投资28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9亿元。其中,市、区重点产业项目24个,完成投资7.83亿元。“双百计划”项目7个,完成投资1.17亿元。
绿色发展,绘就园区主色调
高新园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绿色效益、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发力,着力提升环境治理能力,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与绿色发展协同并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决打好环境保护四大攻坚战,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开展蓝天保卫战、“散乱污”企业整改、固废排查、黑臭水体整治等四大环保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削减VOCs无组织排放,推进分散锅炉等污染源关停整合工作,调查摸底涉及VOCs企业55家,已签订错峰生产承诺书15家;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从严从实抓好整改和“回头看”,提高整改率,排查上报“散乱污”企业21家,已整改完成13家;严格固废排查,收集上报涉及固废企业72家,重点检查企业固废台账资料及资质情况;强化水体日常巡查,持续改善河道环境卫生,做好日常养护、水质提升,周边雨污管道的维护工作,守牢生态环保底线。此外,持续跟踪2022年中央环保督查信访件涉及高新园八批次9件的整改销号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问题全部如期整改到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软实力,铸就发展“硬支撑”
近年来,高新园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各方面的“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坚持以项目落地为导向,破除“进”的门槛、打通“办”的堵点、减轻“费”的压力、减少“跑”的环节、优化“管”的方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推行“签约即注册、交地即开工”的工作模式,用心用情用力提升项目签约率、落地率和开工率。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暖企大走访、党员服务日、网格化服务等为企服务措施,用好一线工作法,深入企业“嘘寒问暖”,想投资者之所想、急投资者之所急,建立从招商引资、建设投产到扶持壮大的全程“服务链”,为企业提供更优营商环境。
提升创新载体,充分利用“材智汇”“楼友会”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平台,加速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发挥江苏产教融合科技园和丹徒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优势,全年申报省“双创”、市“金山英才”、区“长山计划”等人才项目18个以上,成功立项不少于6个;材智汇·丹徒众创空间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继续办好第五届中国丹徒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为争创省级高新园提供创新支撑。
坚决守好发展底线,全面防范各类风险。盯紧安全生产,通过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宣讲活动、“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压实企业安全责任;聚焦行业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狠抓“有限空间专项整治”“生产经营租房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自有建筑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治”等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截至6月底,检查企业77家,排查隐患362条,已整改226条,不断提升园区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