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童本宽
改变老传统,接受新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扬中市新坝镇永平村红胜3组“两长”周维平通过一点点的努力,让“移风易俗”这个词,真正从口头落到实处,全组37户、140余人,用实际行动当起移风易俗的践行者。
“周老,我爸眼看着不行了,想请您抽空来商量一下,后续丧事办理的事宜。”日前,周维平接到村民周本荣的求助电话,第一时间就赶了过去。面对面交流后,周维平提出按本村惯例一切从简的建议,周本荣欣然接受。
这个“惯例”,从9年前周维平担任红胜3组村民组长开始推行的。当时村里不管喜事丧事,都是一家看一家、一家比一家,特别是办理丧事,老人去世后迟迟不入土,家里吹吹打打、吃吃喝喝,铺张浪费现象极其严重。
“必须要杀一杀这股风”,2013年,周维平发出倡议:遇到家有丧事的,邻里间每家每户不买纸、不发白,每户直接出不低于26元的吊唁费用,不提倡拎着一摞摞火纸上门。
要改变村民的老观念,哪有那么容易?周维平开始当起移风易俗宣传员、办事员。遇到家有高龄老人的,他就上门和子女们唠家常,将“生前多尽孝,人走不遗憾。”“身后事都是活人办给活人看,铺张浪费没必要。”等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村民。
“以前家家户户拎着一捆纸去吊唁,治丧户没办法处理,烧掉或扔掉,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我当时提出不送纸、不发白,给村民算了本账,这一块可以给治丧户节省4000-7000元。倡导村民象征性地出点钱,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可以为办后事的人家减轻一点经济负担。这个做法,得到村民的认可。”周维平告诉记者。
丧事从简的倡议,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在永平村红胜3组,谁家有白事,第一时间都会请他帮忙张罗,已经70岁的周老都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大管家”。
村民李锁娣向记者介绍,“以前过世老人都要在家停灵七八天,既劳神又伤财。其实子女也有怨言,但是互相还是要攀比。经过周老多年的宣传鼓励,大家理念上已经更新了,厚养薄葬在我们村已经形成习惯。”
在周维平的宣传带动下,摒弃封建迷信、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已经吹进百姓心田。记者了解到,9年多来,红胜3组逝者骨灰入灵堂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