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2年06月30日
第01版:头版

征润州社区:

家门口就业妥妥的 村民幸福感满满的

本报记者 孙晨飞

在位于润州区和平路街道附近的镇江耀华密封电器有限公司,伴随着“哒哒哒”的机器声响,车间内的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操控着自动化生产设备,热情高涨地工作着。在生产车间外的走廊里,公司总经理李宗耀,正在向来企业开展助企纾困走访活动的征润州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锋,介绍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

记者眼前的李宗耀,年纪不大,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白净利落,很难想象他是一家有着70多名员工的企业老板。而更让人意外的是,李宗耀的企业里百分之九十的员工,都是来自征润州社区的村民。

今年35岁的李宗耀是征润州社区人,10多年前大学毕业后,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企业,开始了二次创业。从一开始年销售额三四百万元,到如今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筚路蓝缕,李宗耀感叹企业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而让他坚持下来的,是一直陪伴他、信任他的村民们。

在压铸车间内,车间主任冷光银向李宗耀汇报了当前在手订单生产进度情况。李宗耀叮嘱在保障生产进度的同时,一定要确保安全生产,同时还要注意工人的身体状况,劳逸结合多休息。

今年54岁的冷光银以前就是征润州社区村民,已经在公司工作了20年。提起李宗耀,冷光银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

“没有李总,我现在还不知道能干什么。”10年前,冷光银不幸身患胰腺炎,治疗花了20多万元,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我治疗期间,李总来看望我,给我慰问金还买营养品。我治疗休养期间,李总还是照样给我发工资,让我非常感动。”冷光银说,后来病虽然治好了,但是身体不如以前了,工作受到了影响,他的内心充满担忧。李宗耀看出了他的心思,让他放心,公司会照顾好他的生活。

“后来李总把我调到管理岗位,工作强度不大,每个月还有5000多元的收入,我真的很满足。”冷光银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找工作很难,能有份这样的工作,遇到这样的老板,是他的幸运。“加上奖金,我每年的收入能有7万多元,公司吃饭不要钱,一年能结余不少钱,家里的生活又好了起来。”冷光银笑着说道。

在凸轮机车间,休息中的操作工梁桂平,坐在凳子上一言不发。见梁桂平愁眉不展的样子,身边的同事连忙问她怎么回事。

“家里有外孙和外孙女,我得回家帮忙带孩子了,可是我又很舍不得这份工作,最近想起这个事我就会发愁。”说出了自己的心事,梁桂平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今年55岁的梁桂平也是征润州村民,十几年前,在外地务工的她,在邻居的介绍下,来到公司上班,成了一名操作工。“上班离家很近,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了,每天工作8小时,老板对员工们很关心,真的挺好的。”梁桂平说,村里有人在外地打工,除去房租、吃饭等费用,一年下来也存不了多少钱,而她现在一个月能有近5000元的收入,就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真的很知足了。

“我在这工作十多年了,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年六万块的收入,一下子说不干了,内心还真有点舍不得呢。”梁桂平说着说着笑了起来。

“我是征润州人,小时候家里穷,我也受到过乡亲们的帮助,所以长大后能够为乡亲们做点事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村民们既然愿意到我公司来上班,那我就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期待。”这些年,李宗耀致富不忘反哺乡邻,热衷于公益事业,连续多年资助征润州学子,帮助社区困难群体,积极践行一名企业家的担当与职责。

在李宗耀的带领下,60多名征润州村民走上了致富小康路。但李宗耀却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打算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计划近期再去招工,让更多乡邻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2022-06-30 征润州社区: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02210.html 1 3 家门口就业妥妥的 村民幸福感满满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