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7日
第11版:芙蓉楼

寻觅姜花

□ 张 梅

寻寻觅觅,悠长古旧的巷口没有,人声喧哗的菜市没有,碧波荡漾的水畔没有,曲径通幽的园林没有,往昔卖花婆婆的身影寻不见,无处寻,那一缕从竹篮里、桶中飘逸而出的幽香不可寻,无处可寻。

翻翻诗词吧,明朝深巷卖杏花,原来古时候杏花也是可以卖的,杏花春雨江南的杏花呵,那枝枝杏花上还带着透亮的雨滴,微微地在清晨的薄寒里颤动,是唐诗里的曼妙,宋词里的简静,如果我身处唐朝的街巷,一定会买下几支,顺着这杏花去触摸春的气息。

翻翻记忆吧,想念梅雨的小城,像一帧泛黄的老照片,这照片里一定有一位身着洗得褪色的布衣的老人,足边放着一个竹篾篮,“卖白兰花呦——卖白兰花”,声音绵软悠长,那是许多江南人共同的回忆。每两朵白兰花用细铁丝串绞在一起,衬以一片绿叶,清新别致,别在胸前的纽扣上,一路上,香风细细。春日卖芍药,初夏卖白兰花,夏日,或许与几支荷花相遇,是卖莲蓬的、卖菱角的顺手折下带到街市,荷花高洁清傲,被折后不愿盛开,可是不开花也是美的,在案头,遥想水乡的清韵。

寻寻觅觅,不见姜花的身影。寻姜易,寻姜花难。家中厨房窗台,总有老姜几块,菜中除腥真是兢兢业业,佳肴吃罢,姜块在残羹中如孤零零的岛屿,姜成就一道道美味,默默奉献,在所不辞。秋日嫩姜上市,沾泥带沙,清水洗净,配以紫苏,加以醋、糖,切成薄片的姜染上淡淡的胭脂色。《板桥家书》中炒米配一小碟酱姜,是暖老温贫之具。而秋冬伤风感冒之时,母亲用姜熬红糖水,喝下的是一肚子暖意,驱散体内的寒气。

姜与姜花,同是姜科,并不同属。生姜为姜属,根茎用以食用。姜花是姜科姜花属的淡水草本植物,根茎不能食用,绿叶素花,纯为观赏。

蓦然回首,姜花开在纱窗前。邻家的窗下,姜花正摇曳。花如佳人,矜持羞怯,恰似白衣少女住在绿阁楼上,她顾盼生姿,水袖生风,形态婀娜。不由想套用一句歌词:羞答答的姜花静悄悄地开。

那素素的白,丝毫不染尘埃,千般柔媚,万种风情,让人忘了尘事,忘了烦忧。哪怕周围杂草丛生,也难掩她的端秀清丽,是谁,把她带到这儿,她奋力生长,成就属于自己的美好。不可知,也无须去知。

花开自在,朵朵惊艳,立在姜花身畔,静享开花的美好。初闻,花香似栀子花香,可又没那么大大咧咧,浓郁腻人,闻了又闻,花香和我捉迷藏,似乎又无香了,姜花的香就在于这若有似无中,香得迷离,香得含蓄。

姜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大概是清朝才传入中国,是远道而来的游子,所行之处,一缕清芬。《诗经》草木众多,没有姜花的一席之地,《离骚》中香草芬芳,没有姜花的一席之地,好在,这江南,这江南以南,暖煦湿润的气候中,姜花随遇而安,亭亭玉立,绽放美丽。

烟火气中姜断不可少,但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姜花是诗一般的存在。生活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也需要琴棋书画诗酒花,姜在沸腾的汤里跳跃,姜花在静静的窗外抒情。

时光悠悠,姜花一现,今年一现,明年再见,与姜花、与美好会一直相见……

2022-06-17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00199.html 1 3 寻觅姜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