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3日
第03版:要闻

改千年旧俗 倡文明新风

句容“厚养薄葬”之风进家门入人心

本报讯(曹璐 王伟 庆海)在句容市白兔镇新建成的生态人文纪念园,园内的步行大道、文化长廊,处处传递着“百善孝为先”“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理念,为全市殡葬改革放出了样子。同时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捧和效仿。

近些年,句容市一直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工作,白兔镇积极探索,通过建设集中统一的治丧场所,为村民提供便利,也进一步推动文明新风的形成。

以前,村里没有殡葬公共设施,散坟乱葬对农村来说是常有的事。村民殡葬需求都是在自家耕地或是集体耕地上进行散坟乱葬,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缺乏有效管理,造成村民之间相互攀比,严重影响移风易俗和地方文明程度,对农村环境及文明发展造成影响。

2015年,白兔镇行香村率先启动建设骨灰安息堂。据白兔镇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局长刘传动介绍,为让村民思想上转变,镇、村两委干部制定文明殡葬的村规民约,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推进。经过一年时间,行香村范围内终于没有一处坟头,没有一处私建墓区,全部搬进骨灰安息堂。“行香村骨灰安息堂的建设,也是白兔镇第一个公共殡葬设施的建成。”刘传动说。

2017-2019年,白兔镇相继在中心村、上荣村、高庙村建设3个骨灰安息堂,有效解决村里殡葬的公共需求,提升文明殡葬工作,为移风易俗的有效进程作出努力和突破。

骨灰安息堂建设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土地制约影响,2021年,白兔镇在充分保护林地属性、确保森林防火前提下对林地和殡葬实行复合利用,建设白兔镇生态人文纪念园,有效解决农村殡葬需求的瓶颈。

涉及的200多处穴坟,仅用一星期时间就迁入园区。有了村民对文明殡葬工作的肯定和支持,白兔镇生态人文纪念园打造5种墓葬的形态,包括草坪葬、树葬、生态艺术葬等多种艺术形态,有效满足村民多元化的需求,解决村民对殡葬文明需求层次的提升。

如今,园区的建设是统一规格、统一标准,对村民一视同仁,让移风易俗的思想观念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2022-06-13 改千年旧俗 倡文明新风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99462.html 1 3 句容“厚养薄葬”之风进家门入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