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旦平 王心怡
“您好,我是志愿者,来了解您家里的疫情防控情况。”连日来,丹阳丹北镇新巷村的网格员、志愿者,充分发挥“铁脚板”精神,逐户逐人排查,详细询问居民返乡和第三针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引导居民养成主动向社区报备的良好习惯,形成自我防护意识。
乡村是疫情联防联控的关键点,也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一环。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丹北镇新巷村按照村民居住情况实行双网格(“警格+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引领、党员干部带头、全体群众广泛参与的三级疫情联防联控格局,实现了疫情防控工作单元最小化、信息精准化,牢牢守住乡村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
新巷村共有3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92户,为了便于管理,该村划分3个网格区、34个微网格区,3名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34名党员、村民代表担任微网格管理员。村网格化管理成了疫情防控的发力点,全面激活村级网格化“细胞”,带领各网格员开展重点人员排查、登记造册、分类筛查、防疫知识普及等工作,将疫情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网格、每一户家庭,不断织密织牢“防控网”,让“微网格”护好“大心脏”。
早上8点之前到村里报到,与居家隔离人员逐个联系了解生活需求;9点收集整理疫情防控数据;11点半领取盒饭,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送餐;下午1点去核酸采样点位协助维护秩序;晚饭过后,继续值守,及时回应网格内居民的需求……这是新巷村网格员宦婴飞在疫情防控期间最普通忙碌的一天。
今年60多岁的解国芳和杨腊芳是新巷村的网格员。自村里开始实施网格化管理,她们就自告奋勇报名志愿者,主动担负起村内微网格管理工作。谁家住着几口人,在哪儿工作上学、是否在外地、什么时候回来,她们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白天走访村民、统计信息,晚上10点前汇总当天疫情防控情况,日复一日、始终如一。
全园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防疫工作志愿者的代表,她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疫情面前,她是无所畏惧的“逆行者”。从全员核酸检测的维序人员到辅采人员再到封箱登记人员,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她都完成得很出色,累计志愿服务时间已达120小时。
疫情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基层网格员作为群众身边人,奔波各地,在不同角色间切换,扮演着防控阵线的“前沿哨兵”、联络群众的“知心热线”、网格服务的“贴心管家”。同时,网格员们结合日常巡查工作,入村入户向群众宣传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性,为群众科普新冠疫苗的基本知识,打消群众接种顾虑,引导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对辖区内的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分类建立“一对一”联系接种网格化服务机制,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群众提供“疫苗接种专车接送”服务,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