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22年04月16日
第01版:头版

“十佳用才企业”中9家有“同一标识”——

技术中心,企业的引才“梧桐树”

本报记者 陈志奎

本报通讯员 李玥 巫颖越

10席中占据9席,它们的身上有着同一个标识——制造业企业、企业技术中心。4月14日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全市“十佳用才企业”名单新鲜出炉。鱼跃医疗等5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制造业企业和恒神股份等4家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制造业企业赫然在列。管窥这份名单,企业技术中心正成为各类人才发挥才干的重要载体。而源源不断引进的各类人才,透过企业技术中心正在为镇江制造持续注入充沛的创新动能。

面对高端医疗器械“卡脖子”难题,鱼跃医疗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产业前瞻技术研发,打破国外产品垄断,打造从临床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鱼跃集团副总裁袁振告诉记者,这背后得益于企业建立的创新人才团队。鱼跃创新引才、用才、留才和激励机制,通过与省产研院等高校院所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近3年内培养研发骨干150余人。“通过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采用上不封顶的人才激励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最大化的激发人才创新动能和企业创新活力。”

作为研发兼技能人才,恒神股份碳纤维总监顾万峰2019年入职,投身企业技术中心攻坚突破,已取得多方面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为提升碳纤维生产工艺作出积极贡献。他告诉记者,目前正重点组织开展碳纤维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着手开展“T11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等新一代产品开发和应用验证。“选择恒神,不仅因为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更因为恒神为人才发展创造了好环境和大舞台,比如企业就为我们1200余名员工提供了免费的人才公寓。”

较之研发人才和技能人才,管理人才更容易在实践锻炼中脱颖而出。此次上榜的建华建材集团就秉持“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始终视人才为发展的第一资源。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总监王化龙告诉记者,建华注重自主内部培养管理人才,成立建华学堂,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通过领导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培训、产业工人培养等体系,每年组织培训100余期,参训管理人才、大学生、产业工人群体超5000人次。“管理人才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力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1家。当前,我市不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持之以恒引进和培养研发、管理、技能三类人才,推动我市制造业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研发、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取得长足发展。

聚焦“产业链”,构建“人才链”。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的市-省-国家三级培育梯队建设,建立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名录,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发展跟踪服务机制,促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与产业高端人才招引的深度融合,助力全市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打造更优质“梧桐树”,引来更多“金凤凰”,为推进镇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针对当前制造业人才紧缺问题,紧扣产业需求,促进产才融合,职能部门在行动。近期,市工信部门联合市人社等部门征集了近千家“四群八链”企业人才需求,双向发力,线上计划举办“专精特新”企业直播带“岗”活动,线下适时开展重点产业链企业专场招聘,努力为产业强市落地见效输入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新鲜血液。

2022-04-16 “十佳用才企业”中9家有“同一标识”——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91004.html 1 3 技术中心,企业的引才“梧桐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