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4日
第09版:法治

张立新:

拼搏奋进创佳绩,勇争一流立新功

张立新在作基层创新项目演示和经验介绍。 高光治 摄

本报记者 谢勇 本报通讯员 高光治

身躯清瘦、言语幽默、古道热肠、业务过硬……谈到张立新,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些词汇。

张立新,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四级检察官助理。从事检察工作八年来,荣获个人三等功两次,嘉奖四次,先后获评“全省行政检察业务标兵”“全省网信建设标兵”“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官助理”等多项荣誉。

办案求极致

“要以求极致的态度办理每一起案件,让办案臻于至善!”2014年7月从事检察工作之初,张立新就暗自下定决心。

张立新至今清晰记得他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时协助办理的一起案件:2011年,61岁的刘某因腰部疼痛在镇江某医院就诊,经查患肾结石,医院对其手术治疗。不料,手术非但无效,反而导致刘某失去劳动能力。后刘某辗转南京和上海治疗,前后花费20多万元,病情却未见好转。为了讨个说法,刘某将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诉至法院,但其诉求历经3次审判均被驳回。2015年,刘某在万般无奈下向市检察院申请监督。

案件很快到了张立新的案头。他没有满足于坐堂办案、程序性结案,而是在仔细研读案情后列出了详细的问题提纲,还多次和承办检察官去涉案医院和省市两级卫生部门实地调查,从而得出“镇江有关卫生部门无权审批涉案手术、医院未经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开展手术违规”的结论。据此,市检察院依法提请省检察院抗诉。在省检察院审查该案期间,医院主动赔偿刘某40余万元,双方达成和解,案件争议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该案也为办理类似案件创造了经验。3年后,最高检全面部署开展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

真情为人民

2018年12月,媒体以《离婚后的债务》为题,报道了张立新参与办理的一起民事抗诉改判案件。

贾某的丈夫唐某与他人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并多次在外举债挥霍,贾某忍无可忍与其离婚,并在婚后靠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赡养患病公婆、供养女儿上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后贾某被债主持唐某所签的借条诉至法院,法院一审判决贾某共同偿还与唐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30余万元债务。

贾某本就很不容易了,凭什么还要承受前夫唐某个人挥霍欠下的外债?尽管对贾某抱着深深的同情,但张立新还是坚持以事实和证据说话。他和承办检察官通过走访当地村委会、调阅工商登记等资料,最终查明:贾某对前夫唐某所借款项并不知情,而且相关款项并未用于贾某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后经镇江市检察院依法抗诉,法院全部采纳检察机关抗诉意见,改判贾某不承担还款责任。案件判决后,贾某专程向检察机关送来锦旗致谢。看到贾某重新绽放的笑颜,张立新倍感欣慰。

在张立新看来,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感就是司法公正的标尺。张立新说,他会始终牢记“人民检察为人民”的信条,用心用情办理每一起案件。

创新争人先

2016年,最高检在江苏等部分省份部署开展公益诉讼工作试点。要在这一新领域实现突破,首先要解决线索发现难、调查难、管理难的问题。能否借助信息化工具解决“三难”问题?苦思冥想中,一个念头在张立新脑海中划过。

说干就干!考虑到此前丹阳市检察院曾开发过一套“行政违法检察监督平台”,他迅速向领导建议,以该平台为基础,立足镇江全市层面拓展信息渠道、增设线索比对筛选和流程管控等模块,以期满足公益诉讼工作需要,并在征得领导同意后全身心投入到平台研发之中。但他很快发现,最难的问题在于如何根据公益诉讼特定领域的工作需求设置关键词和筛选规则。这一块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办?唯有发挥首创精神,敢为人先才能人无我有。

为此,张立新驻点丹阳两个多月,潜心研究项目需求、系统建构、流程设置。与软件工程师促膝长谈,与行政执法人员一线交流,撰写调研材料百余份。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行政检察与公益诉讼智能辅助平台”问世,并吸引了省内外数十家单位前来学习取经。

2018年,张立新先是代表镇江在全省检察机关第三次网信大会上作基层创新项目演示和经验介绍,后又代表江苏赴最高检参加“全国检察机关智能辅助办案系统首批评测”,获最高检领导好评,助力打造出检察公益诉讼信息化的“镇江样本”和“江苏模式”。

2022-04-14 张立新: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90754.html 1 3 拼搏奋进创佳绩,勇争一流立新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