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李媛
正是春雨润物的时节,经过3年多整治的茂源化工厂区原址重现岸线风貌:青青草地,树木抽出了新绿,油菜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格外灿烂,江堤外碧水连天……
彻底关停铁腕治污
镇江茂源化工位于京口区兴隆路,几乎是镇江“化工围江”的一个缩影,但此时眼前的景象,已经很难联想起它的“旧时模样”。茂源化工(原丹徒化肥厂),主要产品为水杨酸系列产品。针对企业废气异味排放、因多次协调搬迁新址问题无法落实,搬迁工作未能及时推进,中央和省环保专项督察组开展环保专项督察后,要求属地加快对企业的整治进度。2018年6月,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企业存在废气无组织排放、水杨酸车间“跑冒滴漏”严重、厂区内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并列入了国家《警示片》。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治污,2018年6月20日,茂源化工正式停产。按照统一部署,丹徒区成立“镇江茂源化工有限公司关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处置方案,实施挂图作战,推进各项关停整改工作。
丹徒区工业资产管理总公司副总经理杜宇介绍,根据处置方案,茂源化工按计划完成了装置物料退出。在作业过程中,应急、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安排专人值守,严密监控,确保整个过程安全环保。同时,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厂区煤灰、废水、危废等进行标准化处置。2018年9月,厂区内煤灰清理完毕,场地用防尘网进行覆盖。2019年6月30日,按序时进度100%完成设备及管道附件的拆除,做到了“两断三清”,当年10月,通过市工信局的“两断三清”阶段性验收。丹徒区同步组织召开了3场招聘会,优先落实镇江茂源化工有限公司职工再就业,449名职工全部妥善安置结束。
生态修复紧锣密鼓
“茂源化工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相关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展开,因其专业性较强,整个修复工作要经过初调、详调、风险评估、修复方案设计论证、修复施工、修复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工作。”杜宇对此颇有感慨,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出行受阻,但整治不停步,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创新开展“云论证”。
2021年6月,针对土壤生态修复的地块整治提升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茂源化工厂区将彻底“脱胎换骨”。随后修复项目严格按序时推进,几乎每个关键节点都提前完成。12月,茂源化工修复项目阶段性评审会上,专家认定土壤修复效果达标,地下水修复效果达到阶段性评估要求,进入监测期。
“我们主要是对场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施工方中科鼎实技术部经理邵将介绍,“技术路线”主要是污染土壤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方式进行处置,污染地下水采用“抽出+化学氧化”方法进行处理,目前一共处置污染土壤8838.51立方米,处理地下污水45821.7立方米、基坑降雨积水15344立方米,并且经检验合格后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排放。
问题整改成效明显
经过3年多的综合整治,累计投入近2亿元,茂源化工已实现永久性关闭,反映各类环保问题整改完毕,场地生态环境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年初,茂源化工厂区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作通过省级核查组认可,问题整改实现“清零”。
采访中,邵将拿出3瓶分别取自整治前、中、后的水样。仅用肉眼观察便能发现明显变化:颜色越来越清,漂浮物越来越少。据他介绍,地下水进入监测期后,他们聘请了第三方机构每个季度进行水质自检,及时观察水质变化情况。“上月底刚取了样,各项指标都达到了标准。”
曾经,靠江吃江的产业布局,一度令镇江遭遇“重化围城”的困扰。沿江生态容量越来越小,环境约束越来越紧,老路走下去难以为继,变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市铁腕治污,扎实推进化工污染治理,先后开展多轮化工专项整治工作。数据显示,全市化工企业数从2006年的500多家下降到2021年底的79家,降幅逾八成,销售规模从千亿元下降到2021年的714亿元,化工作为全市支柱产业的格局实现大幅转变,岸线风貌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