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7日
第01版:头版

找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平衡点

——“开局抓落实”系列谈⑤

本报评论员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尽力而为,关键在“尽”,体现的是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只有把力用好、用足、用在刀刃上,才能算得上真“为”。所有留有余地的落实,都是一种“口头实干”。量力而行,核心在“量”。只有把自己的真实力量、实际水平“量”准了,把优势因素和劣势短板都估“量”到了,才能算得上真“行”、真负责。所有超出能力之外的承诺,都是一种不负责任。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时,我们要强调尽力而为。这种尽力而为,表现在干工作时不留余力、不留余地,确保有多大本事干多大事,把该保障的保障到位,把该兜的底兜牢。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对党员干部忠诚担当的优秀品质,是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疑难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方法。当前,镇江正处于爬坡攻坚的关键期,既要开辟新路,努力抓住时代机遇,赢得发展的主动;又要补上短板,努力填平历史欠账,夯实发展的基础。任务繁重、困难不小,当此之时,最需要的是党员干部那样一种全力以赴、一往无前的拼劲、干劲。只有每一个人都尽力而为、努力拼抢,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支持,才能推动镇江的发展早日过关闯隘,驶入行稳致远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制定民生保障目标时,要做到吃饭穿衣量家当,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民生保障水平“宜升不宜降”,必须在综合考量经济水平、财政实力、区域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幅度,不能一味地提高标准、吊高胃口。过头的目标,能让人振奋一时,但最后无法兑现,期望变成失望,就会让群众丧失对党委政府的信任,让工作陷入被动,也不利于凝聚民心士气。党员干部要善做“雪中送炭”的事,把那些花钱不多但群众获得感强的事办实了、办好了、办到位了,更能赢得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点赞。

找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平衡点,是抓落实的一项基本能力。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没有量力而行的“尽力而为”,与没有尽力而为的“量力而行”,都是不务实、不老实、不诚实的表现,本质上就是一种欺骗行为。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尽力”与“量力”统筹使用,把握好二者关系,做到愿望和效果、需要和可能协调一致,既拼尽全力,又脚踏实地,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让发展有实实在在的提高,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2022-01-17 ——“开局抓落实”系列谈⑤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77960.html 1 3 找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平衡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