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建伟
本报通讯员 孔德琴
全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研学大会在茅山成功举办,成立了茅山铁军教育学院,茅山成为全国各地团体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网红打卡地”。
全年承办各类红色培训350多批次,培训学员10万余人次,红色研学效益逐渐彰显;各类民宿和涵田、洲际等酒店周末入住率平均达到65%以上,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
2021年,茅山风景区(茅山湖)紧紧围绕“一福地四名城”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茅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茅山湖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贡月明介绍,今年茅山风景区(茅山湖)将紧紧围绕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主动作为,加快推进“一山三湖”整体规划落地,切实打造美丽经济的茅山样本。
产业优先,增强茅山经济韧性
下大力气走好产业强区之路。以“一山三湖”规划实施为契机,做好现有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高水平开展创意策划,着重围绕“一山三湖”规划“一核八带”核心区建设开展招商,同步打造茶文化、红色文化两条丝带,推动“一山三湖”规划精准落地。
下大力气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南片地区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和中药材种植,北片地区重点依托康缘、金象等重点项目集聚人气、推动发展,中部地区重点承接5A级景区的溢出效应,逐步形成“文旅向南、生活向北、东进引领、镇旅融合”的格局。
下大力气走好旅游富民之路。坚定不移地走景区“三化”道路,让5A级景区带出“5A+”经济。突出“山水道相映,农文旅融合”,有机融入伏热花海、得撒石磨豆腐村、天王芝樱园等乡村美景,形成“花开各家、芳香自来”的大茅山景区格局。
生态赋能,守牢茅山美丽底色
更大力度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注重“零土地招商”“轻资产招商”;大力发展红色研学、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民宿经济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利用好句容市首张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牌照,在职工疗休养上打开新局面。
更大力度推动绿色转型。围绕“双碳”要求,加大对低碳景区建设的有序投入和老旧企业的转型升级,让绿色更具生机活力;对照建设精美文明城市标准与要求,对集镇主次干道等重点场所进行综合整治,常态化保持环境整洁有序。
更大力度保护绿色生态。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护战”,进一步厚植生态文明,更好的彰显茅山乡村生态底色和绿色韵味。
改革创新,打造茅山样本特色
扎实推进茅山村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以茅山村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为示范,加快培育美丽乡村、红色研学、非遗展演、康体养生新兴业态,打造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乡村样本。
大力开展省级美丽宜居小城镇试点建设。立足举办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对茅山集镇实施环境整治、景观提升、生态修复,让千年古镇更具颜值、更有味道。
稳步实施陈庄村“双碳”发展试点建设。在群众自愿、成本可控的原则下,有条件、有计划逐步推进陈庄村二期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大力倡导生活方式绿色化,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双碳”新农村样本。